第07版:焦作青年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团市委组织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
团市委举行 机关开放日活动
开展志愿服务 助力“四城联创”
“七彩假期”走进马村派出所
为民铺就致富路
防溺水知识小百科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8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民铺就致富路
——记市第十二届十大杰出青年、武陟县大虹桥乡经济办主任郑亚东


作者:本报记者 贾定兴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郑亚东(左二)在山药试验田向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讲述“村与良田”项目的发展历程。
  本报记者 贾定兴 摄
 
   

  没见到郑亚东之前,记者只知道他发起“村与良田”项目,帮助农村群众脱贫致富。该项目用两年时间,累计帮助困难群众销售山药300吨,创收600万元,先后带动11名农村青年利用土地创业,近百名农村留守劳动力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武陟县大虹桥乡经济办主任郑亚东被评为市第十二届十大杰出青年。

  见到郑亚东之后,这位年轻有为的“90后”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用青春作船、梦想当帆,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铺就了一条奔向小康生活的快速路。

  2011年大学毕业前,留在大城市还是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工作成了摆在郑亚东面前的两条路,一条舒适,一条艰苦。

  郑亚东选择了后者。他报名参加了河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贫困县计划,经过考核、培训,被分到兰考县,开启了志愿者生涯。由于工作出色,他被团省委组织部抽调选派浙江开展驻外团建工作。

  三年的志愿者生涯,从大学到社会,从兰考到杭州,郑亚东看到了很多需要帮助的农民群众。他暗下决心,要努力帮助这些群众实现生活上的改变。

  2014年年初,郑亚东参加了河南省委组织部选调生考试,9月,他作为河南省委组织部的优秀选调生,来到武陟县大虹桥乡工作。

  为尽快融入工作角色,到岗之初,郑亚东一边学习,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对本地农村现状和农产品种植情况进行走访调研。善于观察的他很快发现,散户散种、自产自销的传统生产经营方式无法形成品牌、形成合力,加之没有好的营销模式,导致销路上不去,农民只好将享誉海内外、被称为“怀参王”的铁棍山药低价卖给山药贩子。这不仅压缩了农民种植山药的利润空间,还打击了他们用山药脱贫致富的信心。

  能否利用“互联网+”的运作模式,帮助农民增加销售渠道?

  于是,郑亚东结合在学校及在杭州期间接触到的互联网知识,决定以众筹方式征集“地主”来焦作大虹桥乡种植铁棍山药。也就是说,由“地主”出资承包农民土地,当地村民负责山药的种植和管理,收成归“地主”所有。

  2015年7月中旬,“地主”开始征集,没想到,仅仅一天时间就完成了首轮征集任务。由于“租地款”到位及时,种植山药的群众因为提前拿到了山药收成,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这也让郑亚东信心大增。

  一石激起千层浪,安静的小村庄随着“地主”的增多开始热闹起来,郑亚东指导种植户将山药的种植、养护与生长过程进行网络直播,让更多人认识了铁棍山药。

  看到互联网的巨大潜力后,郑亚东乘胜追击,倡议村民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以高于周边农村每亩200元的价格流转农民土地,按照既定方案无公害、标准化种植铁棍山药,并通过众筹方式,以每亩2.4万元的价格、包供1000公斤优质无公害铁棍山药的协定,承包给网上征集的“地主”。

  在实际操作中,郑亚东考虑周到,他在山药地头安装监控设备,从选地、整地、种植、养护、开挖、运输等每个环节都亲自参与、详细记录并实时直播操作过程。在他的指导下,“村与良田”项目开通了线上交易平台和线下体验地块。他还动员有山药需求的企业或个人在山药种植前以签约代种的方式进行划地认购,有效盘活了资金。

  如今,“村与良田”项目得到了团市委和武陟县的大力支持,郑亚东将进一步整合资源,继续创新山药致富方式,拓宽销售平台,带动更多的区域农产品‘触网’上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