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省政府安委会第八督导组 莅焦督导安全生产工作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做好“加减法” 乡村更美丽
领导点评
单位反馈
“非洲小朋友举牌”的广告创意
用志愿精神锻造高贵的城市品质
不信谣不传谣也是为灾区作贡献
“四城联创”红黑榜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8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非洲小朋友举牌”的广告创意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一块小黑板上写着标语,然后,画面中的非洲小朋友跟着视频拍摄者念着黑板上的标语……最近,这类非洲小朋友举牌送祝福或者打广告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刷屏。据调查,视频拍摄者大多为在非华人,通过电商平台接单,然后让“非洲小朋友举牌”,制作产品广告或祝福语,制作后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每段广告的价格多为200元左右。对此,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很赞的“共赢创意”。对于非洲小朋友来说,参与此类活动,能获得一些报酬,虽说不多,却可以减轻家庭压力;对于在非华人、国内商家,则通过这样“别具一格”的视频或照片,形成广告效应,从中获取经济收益。但也有人认为,拍摄这样的视频是否符合广告法,值得商榷。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益昌人:这种广告既能唤起大众对非洲现实和在非洲华人现状的关注,也能为商家带来效益,还能给参与拍摄的非洲小朋友带来一些收益,可谓是一举多得。只要是合法合规,有助于创新发展,就应该大力支持。

  @zjtlove:针对“非洲小朋友举牌”这类新奇广告形式,有关部门监管要疾步跟上,应该与时俱进,顺应市场需求,对参与各方给予必要的指引和规范,让新思路新模式既有正当的合法收益,也不失爱心公益之真义;既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也不乏创业创新之勃勃生机。

  @吉林李凤高:“非洲小朋友举牌”的广告创意很新颖、很独到,无可厚非。

  @z531312762:不管产生的广告效应如何,也不管是否给予了小朋友应有的报酬,只是想提请注意一下:这些小朋友都是未成年人,应该享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但不应该是这种方式。

  @常睿平:明星广告代言,出镜价格不菲,而借助于外国的小朋友,用仨瓜俩枣就打发了,显然不妥;况且,让无完全行为能力的小朋友代言,不是真实意思的表达,对广告的可信度也就打了折扣。

  @风开季节:利用非洲小朋友制作广告,先别急着叫好,要看看是否合情、合理、合法,三者缺一不可。是的,他们的确挺贫穷,但并不代表可以随意去伤害,再好的创意,一旦缺乏尊重,恐怕都不是好东西。

  @一更时分:如此举牌,其实没有必要过度解读,对商家而言,能够达到做广告的目的,对非洲小朋友来说,也能够赚点小钱,帮补生活,可谓一举两得。有时候,只是我们想得太多,才有了争议,不妨从好的方面去看待问题吧!

  【下期话题】

  公益宣传

  该不该成广告

  自打穿上这个马甲开始,环卫工人王大姐就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马甲背后,印着一句标语:烟头不落地,西安更美丽。落款则是“西安××补习学校宣”的字样。近日,一条“环卫工工服印补习学校广告,合适吗?”的帖子在网上引来关注。网友热议的焦点集中在,如果在落款处直接注明某单位或企业的名字,就已经将公益宣传变相为一种企业赞助的流动广告牌。有网友认为,环卫工与出租车司机、交警、公交车驾驶员一样,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形象,商家的宣传广告不应该印在环卫工人的工服上,不美观。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