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党报心 怀川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从电子版到焦作网
焦作网手机版上线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8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电子版到焦作网

作者:本报记者 翟倩倩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2000年1月30日,时任市委副书记王国强轻点鼠标,将《焦作日报》电子版上传至互联网。 王振松 摄
  在焦作日报社网络直播间,一场网络直播活动正在进行。
  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
  朝气蓬勃的焦作日报社网络部采编团队。        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
  网络部技术人员在机房对报社采编服务器、采编网络进行维护。
  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
  在2012年8月举办的中原网盟第四届年会上,焦作网报送的作品《焦作论坛与黎明脚步举办新年联欢会》获得最佳活动策划奖。图为奖杯。 本报记者 翟倩倩 摄
  李新战 制图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蓬勃发展,其影响力越来越强。传统媒体勇于迎接挑战,不断进行变革,在探索中努力前行,以寻求新的生存之道。《焦作日报》发扬“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在网络媒体等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大趋势下,不断转变传统的传播方式,积极采用新的传播技术手段,整合媒介资源,坚定不移地走媒体融合之路。如今,《焦作日报》集报纸、手机报、微信客户端、微博客户端、焦作网等多种媒介于一体,在纸媒转型、报网融合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开通电子版,现代化办报水平迈上新台阶

  1998年11月11日,《焦作日报》电子版在河南省地市报中首家加盟河南报业网,从此世界各地的读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到当天的《焦作日报》。“我们当时用飞腾系统生成飞腾文件,通过电子邮件传给河南报业网,他们通过技术手段分解之后,生成《焦作日报》电子版。”焦作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王爱军说,“加盟后不久,焦作日报社总编室便收到了一封从英国寄来的信件,这封信的主人是一位远在英国生活的焦作游子,他在信里讲述了在国外初次看到《焦作日报》电子版时的激动心情,并祝愿家乡政通人和、百业兴旺。”

  但是,当时网络媒体发展处于萌芽阶段,技术手段还不先进,网站页面制作十分简单。“考虑到在河南报业网上刊发的信息是有限的,报社党委经再三研究之后,决定要开通自己独立域名的新闻网站。”王爱军说。

  说干就干。为更好地利用新闻资源,更好地宣传焦作,1999年12月,焦作日报社申请域名,正式开通了拥有独立域名的新闻网站——焦作新闻网。

  “报网融合发展,既是信息社会的要求,也是未来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为了在各种媒体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焦作日报社党委、编委克服种种困难,积极为报纸上网创造更加成熟的条件。”王爱军说。

  于是,在2000年1月30日11时40分许,随着时任市委副书记王国强轻点鼠标,将《焦作日报》电子版上传至互联网,《焦作日报》电子版正式开通,这标志着焦作日报社现代化办报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当时,为更快地向国内外传播焦作新闻,更全面地介绍焦作改革开放的最新成就,《焦作日报》电子版设置了《今日要闻》《综合新闻》《推进农业产业化》《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专题栏目和《今日影视》《天气预报》《股市行情查询》等服务性栏目。

  报网互动,媒体融合蹚新路

  2000年1月30日开通《焦作日报》电子版之后,2005年年初,焦作日报社正式接管了由市委宣传部组建的中国云台网。2006年1月25日,由市委宣传部、大河网、焦作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大河焦作网开通,标志着焦作日报社在打造“第四媒体”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大河焦作网前身为中国云台网,是按照省委宣传部的要求与大河网进行新闻资源整合后重新组建的焦作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王爱军说。

  大河焦作网开通后,我市形成了大河焦作网、中国云台网、焦作新闻网三网并行的格局,其中中国云台网重点打造受老百姓关注的生活服务网站;焦作新闻网主要内容为《焦作日报》电子版,每天将报纸上的稿件上传至网上,网友们可以在每篇稿件下留言互动。“我们依托强大的媒体背景,实现资源共享,力求通过三个网站全面反映焦作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提供全新网络咨询服务,使之成为我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先导力量。”王爱军说。

  为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步伐,2006年5月,焦作日报社成立了网络部。“我们网络部的职责一是通过网络搞营销、搞创收;二是通过网络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扩大《焦作日报》的影响力;三是承担报社内部所有计算机和内网的维护任务。”时任网络部主任赵金瑜说,“在网络部成立之后的半年时间里,我们一方面完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立足于三个网站,开展一系列活动,不断尝试新媒体宣传的新方法、新途径。”

  值得一提的是,焦作日报社网络部在全市开了网络直播的先河。“第一次网络直播是2006年7月8日在焦作一中老校区开展的‘聚焦中招’网络直播活动。当天,我们在三个网站现场直播活动情况,实时发布记者搜集的市区几所高中的招生信息,网民特别关注,从上午到下午,网络上的点击率不断提高。”赵金瑜说。

  为进一步扩大网络直播的影响力,报社党委决定建立网络直播间。“在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新设备的情况下,我们自己动手,把报社文化活动中心旧的彩灯、音响拆下来用,去焦作教育电视台借用冷光源等设备,并与焦作网通公司结合,安装百兆光纤,大幅度提高了上网速度。”赵金瑜说。就这样,仅用2个月时间,在2006年11月底,报社网络直播间建成投用了。

  “网络直播间建成之后,我们为打响头炮,特意邀请大孝至爱谢延信做客网络直播间,通过三个网站现场直播,一下子在全市引起了轰动。”赵金瑜说,“在得到市领导的肯定之后,我们主动赶往北京新浪总部,通过新浪网向全国网民宣传谢延信,使谢延信的感人故事迅速传遍神州大地。”2007年,谢延信当选全国道德模范,之后又被评为“感动中国”2007年度十大新闻人物。

  报网一体化,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大河焦作网、焦作新闻网、中国云台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内容重复、功能重叠、定位不明、资源浪费的问题。“出现问题就要想方设法解决。针对当时的情况,解决问题必须整合现有资源、优化网络配置。我们与市委宣传部进行沟通交流,建议进行三网整合。2008年11月19日,市委宣传部批复同意三网整合;同年12月12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批复同意三网整合。”时任网络部主任李跃进说。

  2009年1月1日,在省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大河焦作网、焦作新闻网、中国云台网整合为焦作网,投入试运行。2009年1月22日,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焦作网正式开通运行。从此,焦作网成为我市重要门户网站,既是新闻发布、政策法规权威解读的重要阵地,又是提供公共文化交流服务的重要平台。

  “焦作网开通运行后,我们一是坚持内容为王,发挥传统媒体专业采编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不断丰富网站内容,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二是适应新媒体的传播特点,重点推送短小精悍、鲜活接地气的信息,在信息传播中抢占先机;三是重视服务性内容,开设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服务性频道,增强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李跃进说。

  经过资源整合,焦作网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门户网站的地位逐步确立。2009年,在省委宣传部、省通信管理局主办的全省首届“十佳”网站评选活动中,焦作网经过报名竞评、网民投票推荐和专家评比等环节,荣获河南省首届“十佳”网站提名奖。

  2010年3月31日,在全省互联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焦作网被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河南省通信管理局授予首批“全省百家网站建设推进工程入选网站”称号,成为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网站。

  近年来,焦作网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局,认真落实省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网络管理部门的要求,密切关注民生民情,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客观、全面、及时、权威地报道本地新闻,全力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门户网站,形成与党报优势互补、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如今的焦作网日益成熟,逐步成为拥有国际国内要闻、当地新闻、政府信息服务、数字报纸、视频新闻、网络直播、财经、旅游、健康等40多个频道的综合性新闻网站,承担向中宣部主管的党建网焦作专题传送新闻的任务,并与市太极拳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主办了太极拳网。

  此外,焦作日报社与河南移动焦作分公司联合创办了焦作手机报,后按照省委宣传部的要求改为河南手机报焦作版,每年推出200期以上,目前拥有6万余名固定用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2012年举办的中原网盟第四届年会上,焦作网报送的七件作品有四件获奖,其中《焦作论坛与黎明脚步举办新年联欢会》获得最佳活动策划奖,《焦作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县(市)区委书记访谈》《网络直播间》《社会献爱心 帮了菜农忙》三件作品获得最佳作品奖。

  在“互联网+”时代,创新是传统媒体发展的灵魂,融合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必由之路。“经过不懈努力,焦作网已成为焦作市网上新闻发布中心和外宣权威发布窗口。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焦作网将进一步强化报网融合、功能互补,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不断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继续书写媒体转型升级的新篇章。”网络部主任申金星说。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