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村霸”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武陟县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坚持广宣传、细排查、严整治,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一线延伸。
多层次部署,织密整治“防护网”。该县专门召开各村党支部书记、规模以上企业以及各乡镇办事处、县直各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优化发展环境大会,对“村霸”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成立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政法委书记为副组长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整合纪检、组织、政法、民政、信访以及公检法司等部门力量,形成强大整治合力。同时,建立整治工作成员单位月例会制度,先后召开3次联席工作例会,对收到的“村霸”问题线索进行分析研判、集体“会诊”,并分4批向相关职能部门移交,责令其限期调查办理。
多形式宣传,敲响惩治“警示钟”。该县专门印制《“村霸”整治公告》1400余份、《关于严厉打击阻工扰工、强买强卖等破坏经济秩序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3000多份,在各村街、企业、公共场所等显要位置进行张贴,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利用各村大喇叭,把“村霸”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打击“村霸”的典型案例,每天不间断进行集中播放;通过县电视台《政法视线》栏目,定期播出打击封门堵路、阻工挠工的“村霸”典型案例;组织公检法部门的负责人在县电视台发表打击“村霸”的讲话,以此震慑不法分子。
多渠道排查,强化打击“准确度”。该县建立健全来信、来访、电话、网络、举报箱“五位一体”举报平台,公检法司部门设立举报专线,各乡镇(街道)设立举报电话,有效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广泛收集民意。同时,发挥“一村一警”、驻村第一书记、农村“五老”人员的作用,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村排查、企业走访、案件挖掘等多种渠道,发现、收集、掌握“村霸”的违法犯罪线索,对“村霸”进行拉网式排查,并建立问题整治工作台账。目前,该县共排查出涉及“村霸”线索25起,对5起线索进行了核实定性。
多手段整治,全力啃下“硬骨头”。该县坚持边排查边整治,将7月份定为集中整治月,组织纪检、政法以及公检法司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门的整治工作小组,对先前已呈现的问题和案件,加快打击处理进度;对新排查出的“村霸”线索,采取“一案一组”“一事一策”的办法,逐一制订方案,逐一进行核查;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快侦快捕,争取在短时间内办结一批“村霸”违法犯罪典型案件。目前,已对乔庙乡杜村村委会原主任杜某等14起问题线索进行了核查处理。 (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