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传承文脉需要顶层设计
历经艰难 心耕墨海
我市百余件精品文物亮相西安
石佛滩摩崖造像探秘
图片新闻
焦作百姓文化超市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8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怀川文脉》系列报道之①
传承文脉需要顶层设计
本报记者 王玮萱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开栏的话 焦作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卜子夏、司马家族、竹林七贤、韩愈、李商隐、郭熙、李唐、许衡、朱载堉、陈王廷等一批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人是这片土地的骄子,绞胎瓷、太极拳、“四大怀药”等是这片土地的金字招牌。即使在当代,焦作也涌现出了一批如中国油画泰斗靳尚谊这样的大师级人物。焦作文物、非遗资源数量早已跻身全省前列。

  那么,面对如此丰厚的文化资源,我市该如何传承文脉,打造文化新高地呢?

  连日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我市各领域的文艺精英,倾听他们的心声。

  自今日起,本报推出《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怀川文脉》系列报道,精准传递焦作文艺精英对焦作文化事业发展的关切之情。

  如何更好传承焦作文脉,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服务于当前社会经济建设呢?

  我市著名书法家、市文联主席米闹说,焦作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多,但形成品牌的不多。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所有关心焦作文化事业发展的人为此很困惑、很迷茫,也一直在寻找出路。

  日前,记者将米闹,焦作市雕塑研究会会长、焦作市美协副主席薛骏猷,焦作书画院副院长、山阳印社社长谢小毛,焦作市艺术研究所所长胡红兵,约在一起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

  作为我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参与者,他们围绕如何更好传承焦作文脉这个问题,指点要领,言之殷殷,情之切切。

  薛骏猷最近在策划一场焦作雕塑创作史上里程碑式的展览,名为“厚土”,这是一场以焦作历史名人故事为创作原型的大型雕塑展。

  在查阅资料时,薛骏猷第一次知道南宋画家李唐是我市孟州人。他说:“在中国绘画史上,李唐成就非凡。他擅长山水、人物创作,其作品风格开创了南宋水墨苍劲、浑厚一派之先河,是南宋四大家之一。其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烟寺松风》《采薇图》等。最令人骄傲的是,他是我们的老乡,但这些资料我以前不了解。”

  “李唐”让薛骏猷反思:焦作人对身边文化到底了解多少呢?深度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是从了解开始的。没有文化,何谈文化产业?

  此时,谢小毛也有感而发。他说,广东省肇庆市是中国四大名砚——端砚的原产地。端砚历史悠久,相关史料浩瀚如烟。作为一名金石创作者,有一年,他到肇庆市参观,看到的端砚却令其大跌眼镜。“由于对端砚文化缺乏了解,为吸人眼球,许多当地人便随意地、不负责任地将端砚文化与当代一些潮流文化结合,使得这里呈现的端砚文化品位不高,甚至有些低俗。”谢小毛说。

  由端砚文化的传承问题,谢小毛想到了我市的绞胎瓷。“可能因为绞胎瓷工艺断代时间太长,传承者们尚无法深刻理解绞胎瓷工艺的文化内涵,以至于我市绞胎瓷产业在发展了十几年后,看起来仍没有沉下去。”谢小毛说。

  最近,新编历史豫剧《韩愈》喜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胡红兵作为编剧谈及获奖感受时说,如果不对韩愈进行深入研究,就不知道韩愈当过监察御史一职,也不可能更好地传承韩愈文化。

  如何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手段的驱动下实现完美升级,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关键在于传承,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广泛宣传、深入研究。

  那么,该如何深入挖掘焦作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呢?

  米闹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功在当今,利在千秋,是一项循序渐进的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纲领性的规划来引领未来。”

  薛骏猷说:“焦作不缺优秀的文化资源,也不缺文艺人才,但要让文脉无限延续,还需要提纲挈领的顶层设计。”

  谢小毛说:“深刻的文化传承,需要靠传承机制去实现。”

  胡红兵说:“深入宣传、挖掘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有计划地去实现。”

  文化传承要靠人。薛骏猷说,宣传、发掘传统文化是焦作当代艺术家们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政府也应该培养好、保护好、利用好本土的艺术家们。

  除此之外,政府引领,提升全民审美素养、让全民崇尚艺术也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未来城市的竞争力要靠特色文化。谢小毛介绍,北宋画家、温县人郭熙的《早春图》在中国乃至世界美术史上都非常知名。有一年,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组织了一场郭熙作品研讨会,反响强烈。在此之前,全国已有多家书画院开始研究郭熙作品。可在焦作,研究郭熙的人不多。

  “把特色文化找回来,把文化招牌立起来,焦作文化传承需要这样做。”谢小毛说。

  胡红兵说,当前焦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急需三步走:第一步,全盘摸底,提升特色;第二步,扩建平台,整合资源;第三步,整体规划,协调发展。

  平台需要扩建,机制需要确立,发展需要创新,全民审美素养需要提升,而解决种种问题的关键在于焦作文脉传承需要高质量的顶层设计。

  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已纳入国家战略层面的顶层设计,成为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关键环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焦作文化传承之路任重道远。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