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环保聚焦丨邮政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作市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用汗水播撒环保种子
推广使用洁净型煤 共同打造美好家园
治理扬尘污染 焦作在行动
开展“邮政金融进万家”活动
图片新闻
漫漫邮路情意浓
报刊收订工作展开
图片新闻
嘉乐园老年大学集邮协会成立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8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作市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我市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重要城市、“四大怀药”原产地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城市,保护好土壤环境事关粮食和饮用水水源安全、事关人居环境健康、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目前,我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但由于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局部地区土壤呈现新老污染并存、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交织的复杂局面,土壤环境形势不容乐观。为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根据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和《河南省清洁土壤行动计划》(豫政〔2017〕13号),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此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粮食生产核心区、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和“四大怀药”种植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环境安全和城乡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

  二、工作目标

  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建立。到2030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建立健全。

  主要指标:到2020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0%;到2030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5%,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5%。

  三、主要任务

  (一)掌握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1.摸清土壤污染底数。查明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围绕环保、国土、农业等部门调查发现的土壤污染点位超标区、土壤重点污染源影响区(含污灌区)和农用地分布区,以耕地为重点,兼顾林地和园地,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详查,2018年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市环保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卫生计生委等参与,各级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级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情况。结合污染源普查、环境统计等多来源企业信息,以制革、化工、铅酸蓄电池、有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矿采选、电镀等行业(以下简称重点行业)用地为重点,排查确定重点行业在产、关闭或搬迁企业疑似污染地块,2020年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以及由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变更为其他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环境风险情况(市环保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卫生计生委等参与)。

  自2017年起,结合详查工作开展土壤与小麦等农产品协同调查。建立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每10年开展1次调查(市环保局牵头,市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卫生计生委等参与)。 焦环宣

  (未完待续)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