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王向阳)“国家电网改得好,农民实惠真不少。电压足,出水大,老天再旱都不怕。手持一卡通,哪井它都中,井长不用收电费,吃苦跑腿受连累。”8月10日,在武陟县后牛文庄村南地,笔者在采访机井通电工程时,村民冯文军说。
据了解,54岁的冯文军是后牛文庄村人,与土地打了30多年交道,当过9年生产队队长,深知电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也没少为电力保障不到位、庄稼没法及时浇灌而发愁。去年年底,武陟县供电公司大力实施机井通电惠民工程,在距离冯文军地头10米处新建了一座配电台区,并安装了刷卡自动送电终端,将电线敷设到了井台前。工程投运后,冯文军感受到了切切实实的便利,每次浇地不用再找电工装表接电,只需刷下卡,电就自动送上了,想啥时候浇地,就能啥时候浇地。电压比之前也高了,水泵出水更足了。
“前年开始在地里种葡萄后,因为用电浇水跟不上,有些葡萄树正长着,叶子就干枯发黄了。现在再也不用操心这事,电足、水足,葡萄长得也好。明年如果开始挂果,预计能有2万多元的收入;后年,如果大面积产果,预计能收入7万多元。机井通电工程是真心好!”冯文军对笔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