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冬)按照市“四城联创”指挥部的安排部署,7月初以来,我市各城区城管部门将环卫公厕整治、沿街单位内部厕所对外开放、生活垃圾运输密闭化改造等作为工作重点,加大集中攻坚力度。截至8月14日,随着80家沿街单位免费开放内部厕所和城区环卫公厕改造工程全部完工,我市全面完成了“四城联创”环卫设施建设攻坚任务。
解决市民如厕难,既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的需要,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四城联创”环卫设施建设攻坚工作开始之前,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城区政府已经认真开展了环卫公厕整治工作,并把积极引导沿街单位对外开放内部厕所作为解决公厕不足的措施之一。
“四城联创”环卫设施建设攻坚工作开始后,市城管局牵头完成了环卫公厕指示牌、标志牌及垃圾中转站标志牌整治任务,新增、更新了部分环卫设施;各城区政府制订了公厕整治方案,建立了整治台账,对环卫公厕进行专项整治;各城区环卫部门深入沿街单位开展调查工作,引导沿街单位对外开放内部厕所。人民路是我市一条重要的主干道,路两侧公厕较少,沿街行政事业单位很多。解放区环卫处、山阳区环卫处分别派人到各自辖区人民路两侧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调查,按照步行3~4分钟距离有一座公厕的原则,确定开放内部厕所的沿街单位名单,并一家家单位做工作,动员沿街单位同意对外开放内部厕所。在80家沿街单位全部同意对外开放内部厕所后,市城管局与之签订协议,在上述单位附近设立内部厕所对外开放指示牌。
同时,我市各城区环卫部门对辖区环卫公厕进行排查,更换、维修公厕内破损及缺失的设施。在对环卫公厕进行改造、修葺方面,解放区环卫处共投入资金139万元,山阳区环卫处共投入资金60多万元。环卫公厕改造、修葺后,档次全面提高。政二街四季花城小区西门北侧有一座原本排气扇缺失、隔断门破损的环卫公厕,经过改造后,不仅安装了排气扇、更换了隔断门,还新修了吊顶、更换了地板砖。附近群众看到修缮一新的公厕,纷纷竖起大拇指。
市城管局坚持以台账销号为目标,切实加强对公厕整治、沿街单位内部厕所对外开放和生活垃圾运输车辆管理3项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考核。“每周我们都会对各城区整治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针对整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推动环卫设施建设攻坚任务按时间节点完成。”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说,“经过一个多月的集中攻坚,8月3日,我市提前一周完成了沿街单位对外开放内部厕所工作,有80家单位对外开放了内部厕所;全市各城区共投入资金360余万元,对159座环卫公厕进行了升级改造。下一步,我市还将投入资金,在城区新建5座高等级公厕,并对市城管局环卫中心管理的40多座公厕进行升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