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责任大于天。勇于担责,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强化担责,不是挂在嘴上说说而已,必须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工作中,落实到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之中。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个别领导干部缺乏担责的意识与勇气,不善担责、不愿担责、不敢担责,在思维上不用脑、不用心,在工作上不尽心、不尽力,在岗位不尽职、不尽责,遇难绕着走,遇事躲着行。这些现象虽然表现在少数干部身上,但其影响十分恶劣。因此,李克强总理“九谈责任”,绝不是简单的一说,而是要求领导干部要把每一项工作具体化、责任化、使命化,是对领导干部强化敢于担责意识的再明确、再要求、再强调。
强化勇于担责意识,就要树立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当前,我们正处在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键时期,挑战错综复杂,干部的精神状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在众多矛盾和困难面前,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讲任何借口,不讲客观条件,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用新的视角观察形势,用新的理念研究问题,用新的思路破除面临的困难,用新的办法解决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对一切有利于发展的,要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试出一个新方法,闯出一条新路子,干出一条新经验,使工作在创新中发展,使问题在发展中解决。
强化勇于担责意识,就要树立敢抓敢管、敢于碰硬的工作意识。现在,我们正处在社会矛盾的多发期,一些不正之风仍大量存在,处理中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因此,领导干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对社会上出现的不正之风,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能怕“引火烧身”而不去过问、不去处理,而应该以党性原则为依据,以认真执着的态度,对人对事开诚布公,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那些不正之风特别是群众反映的不良行为或腐败现象,敢于硬碰硬去管、硬碰硬去抓,不怕得罪人,这样才有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健康发展。
强化勇于担责意识,还要树立敢于作为、敢于承担的责任意识。领导干部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敢于担责的重要性,对任何事、任何工作,都要做到认识与行动的统一,敢于承担难事、棘手的事,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坚持心动加行动,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总之,任何一名领导干部,不论权力大小,也不论职位高低,都应该敢于担责,充分认识到担责是一种品质、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责任和一种能力,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把发展放在心中、把法治放在心中、把廉政放在心中,真正做到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