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来解决。”日前,笔者来到武陟县嘉应观乡吴小营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洪伟谈起他的驻村感受时这样说。
去年6月,王洪伟被武陟县第一河务局选派到吴小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任职以来,他与乡党委、乡政府和村两委会一道,从贫困户急需解决的困难入手,调研摸排,深入走访,逐家逐户对贫困户基本情况进行摸排调查,了解和确定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困难问题,认真填写精准脱贫明白卡。
最忙的一个月里,夜里12时之前王洪伟没有休息过,经常加班到次日凌晨,第二天还是照常工作,为的就是把贫困户的基本信息掌握得更准确,决不能出现一丝纰漏。
经过王洪伟深入细致的排查,他对吴小营村帮扶对象的家庭现状、经济收入、土地耕种、劳动就业等有了详细了解。他把村里的问题归纳为三条:一是由于贫困户普遍缺乏劳动力;二是多数贫困户由于缺乏技术而无法就业;三是全村上下没有形成特色产业,群众增收局限性大。
根据这些情况,王洪伟结合实际制定帮扶措施,一方面通过协调相关部门加大资金、技术、信息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养殖、种植合作社;另一方面,通过深入摸排确定达到申请低保、助学金等条件的贫困户,依据相关政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其享受相应的待遇。
王洪伟深知,没有产业发展带动扶贫,很难实现真正脱贫,缺乏产业支撑,脱贫就难以持续。因此,他认为要想真正实现脱贫,需要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
王洪伟联合村两委会在村内建立爱华鞋业扶贫就业点,解决贫困户就地就业问题,并深入开展“雨露”养殖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帮助4名贫困群众拿到电焊工职业技能证书,还帮助村里实施光伏发电扶贫项目,促进光伏与农业的结合发展。
“王书记工作上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在村里慈善工作站举行的扶贫捐款仪式上,他带头捐出2000元,他的工作态度和认真劲,实在让人敬佩!”嘉应观乡扶贫办主任谢秋华说。
王洪伟的踏实认真不仅体现在扶贫上,村里的大事小事,群众也都愿来找他解决。村里因为要修建排水沟,而村民吴某以20年前修建排水沟时损坏了他家房屋为由,拒绝新的排水沟从他家门前经过,还把自己家的垃圾堆放在路中间,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严重影响村里的环境卫生,村两委会干部多次与他沟通,事情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双方矛盾还逐渐升级,吴某甚至多次到县、乡上访,影响非常严重。
王洪伟得知情况后,立即到吴某家里,与他商量沟通,为他提供多种解决方案,了解他的诉求,又多次与村两委会协商。这样一来一回,王洪伟不知跑了多少趟,为他讲解政策法规,为他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吴某同意签订协议,不再阻碍村里修建排水沟。
“这个垃圾我来清理,哪怕多跑几趟、多拉几车,我也要尽快将垃圾清走,事情好不容易得到了解决,决不能再因为这件事产生矛盾。”面对吴某家门口堆放的大堆垃圾无人清理,王洪伟身先士卒,自己干了起来。
“王书记来俺村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早把俺村当成了自己家,俺也把他当成自家人。无论谁家有事,他总走在最前面,想尽一切办法解决,真是一位好书记啊!我都不知道咋报答他对俺家的恩情了。”一位大娘谈起王洪伟,动情地告诉笔者。
李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