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商务部公布消息称,为提高流通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水平,今年我国将在天津、上海、郑州等首批重点城市开展供应链体系建设,同时积极推动建成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届时,由供应链项目支持的乳制品等重要产品追溯覆盖率将达到80%。
供应链系统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有分析指出,过去我国多领域产品从生产到最终被消费期间的供应流程不太通畅,造成部分产品积压成为库存,增加企业经营成本。
在商务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供应链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供应链体系建设,要按照“市场主导、政策引导、聚焦链条、协同推进”原则,重点围绕物流标准化、供应链平台、重要产品追溯,打基础、促协同、推融合;从1200mm×1000mm标准托盘和全球统一编码标识(GS1)商品条码切入,提高物流链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推动供应链各环节设施设备和信息数据的高效对接;以供应链平台为载体,推动上下游协同发展,资源整合、共享共用,促进供应链发展提质增效;以物流链为渠道,利用物联网、对象标识符(OID)等先进技术设备,推动产品从产地、集散地到销地的全链条追溯,促进追溯链与物流链融合。
主要任务: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首批重点城市应积极发挥辐射带动周边的作用,形成城市间联动互动局面,提高区域供应链标准化、信息化、协同化水平,促进提质增效降本。一是推广物流标准化,促进供应链上下游相衔接。以标准托盘及其循环共用为主线,重点在快消品、农产品、药品、电商等领域,推动物流链的单元化、标准化。二是建设和完善各类供应链平台,提高供应链协同效率。以平台为核心完善供应链体系,增强供应链协同和整合能力,创新流通组织方式,提高流通集约化水平。三是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提高供应链产品质量保障能力。主要包括建设城市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扩大供应链产品追溯覆盖范围、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追溯系统创新升级,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全渠道整合、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追溯网络。
财政资金重点支持方向和方式:中央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供应链体系建设,主要立足于弥补市场失灵,做好基础性、公共性工作,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的引导作用,支持供应链体系中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建设。中央财政资金拨付地方后,有关城市应结合本地产业实际情况选择任务方向,统筹使用、加快执行,可采用以奖代补、财政补助、贷款贴息、购买服务等支持方式,完成期限为2年;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创新财政政策,支持跨区域联动项目,对在外地注册法人但在本地有实体的非法人机构,及在本地注册法人但在周边地区建设实体的机构,可在本地申报项目,促进辐射带动周边地区。
此次供应链体系建设为通过供应链平台交易额提高20%,将交易管理成本下降10%。我国还将建成并运行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供应链项目支持的重点企业肉菜、中药材、乳制品等重要产品追溯覆盖率达到80%。
(据商务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