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下辈子还做您儿子”
市领导督察企业大气污染整治情况
市领导夜查扬尘治理工作
发现多个拆迁工地扬尘污染严重
我市召开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图片新闻
市领导督察在建工程项目进展情况
市政协对社区养老开展专题调研
温县:党旗飘扬在脱贫攻坚一线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网络媒体采访团走进焦作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8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辈子还做您儿子”
——记孟州市赵和镇田旺村孝子崔军敏
作者: 本报记者 付凯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主人公座右铭
 
   

  一个破旧的院落,几间破旧的瓦房,几件二三十年前的家具,是崔军敏的全部家当。

  “俺家这么穷,都是因为军敏给我看病欠了一屁股债,要没有我这个好儿子,我早就不在人世了。”日前,孟州市赵和镇田旺村村民、79岁的崔信中流着泪对记者说。

  崔军敏今年44岁,祖籍四川省广元市,6岁时随生母落户到田旺村,与继父崔信中一起生活。虽是继父子关系,但崔信中待崔军敏与亲生无异,有好吃的先让他吃。在这个不富裕却幸福的家庭里,崔军敏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也牢牢记住了继父之恩。几年后,崔军敏的妹妹出生,一家4口其乐融融,让村里人很是羡慕。

  后来,崔军敏结婚生子,生活更加幸福。然而好景不长,继父和母亲身体越来越差,全家的重担都压在崔军敏一个人身上,他除了下地干活,还要照顾生病的父母、年幼的儿子和未出嫁的妹妹。最终,崔军敏的妻子因嫌弃他忠厚老实、家庭贫困,狠心离他而去。

  没有了妻子的陪伴,崔军敏肩上的担子更重了。2011年,他的母亲因病去世。5年后,他的继父因患严重肺心病,被送进孟州市中医院住院治疗。

  崔军敏发誓要善待继父,不管花多少钱也得给老人看病。他一边拼命地干活赚钱,一边细心照料继父,了解情况的人都夸他比亲儿子还亲。今年1月8日,医生告诉崔军敏,他继父已无治愈希望。一些村民劝崔军敏:“你给你爹看病已经花好几万元钱了,现在医院都说没法治,你就别再坚持了,免得最后人财两空。”

  崔军敏理解乡亲们的好意,但是继父含辛茹苦养育他的大爱,让这个重情重义的汉子不会轻言放弃。当天,崔军敏带着继父,从孟州市中医院转到焦作市人民医院继续治疗。

  从1月8日住院到2月12日出院,崔军敏在焦作市人民医院度过了最艰难的一个多月。为了省钱给继父看病,他一日三餐啃冷馒头;为了照顾继父,他一连30多天和衣睡在一张躺椅上……“大夫,请给俺爹用最好的药,钱不够我再去想办法。”这是崔军敏给医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继父治病,最难的还是治疗费的问题,每天七八千元的开销,压得崔军敏喘不过气来。看着四处借来的两三万元钱短短几天就花完了,他虽然愁得夜不能寐,但依然咬牙坚持。他说:“只要有一线希望,俺绝不会放弃对俺爹的治疗。”

  在崔军敏的坚持和努力下,崔信中的病竟奇迹般地缓解了,于2月12日出院回到家中。眼下,虽然负债累累,日子过得很清贫,但崔军敏非常开心。他对记者说:“人这辈子不管富贵与贫穷,必须知恩图报,孝敬老人,这是做人的根本。”崔军敏孝敬继父的故事,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在他的带动下,田旺村及周边村庄孝亲敬老蔚然成风。

  记者结束采访时,崔军敏正在自家葡萄树下为继父摇扇纳凉。他拉着继父的手坚定地说:“爹,您好好活着,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儿子。”这一句话,让崔信中老人热泪盈眶。

  记者手记

  采访崔军敏,给记者最大的感触一是这个家真的很穷,二是崔军敏是条真汉子。在和崔军敏交谈的一个多小时里,他几次哽咽。泪水里,有他对继父深沉的爱,也有作为一个男人的不易与无奈。

  虽无血缘关系,但崔军敏悉心照顾继父,不惜借巨债为继父治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他孝亲敬老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愿怀川大地涌现出更多像崔军敏这样有孝心、有担当的铮铮男儿。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