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破旧的院落,几间破旧的瓦房,几件二三十年前的家具,是崔军敏的全部家当。
“俺家这么穷,都是因为军敏给我看病欠了一屁股债,要没有我这个好儿子,我早就不在人世了。”日前,孟州市赵和镇田旺村村民、79岁的崔信中流着泪对记者说。
崔军敏今年44岁,祖籍四川省广元市,6岁时随生母落户到田旺村,与继父崔信中一起生活。虽是继父子关系,但崔信中待崔军敏与亲生无异,有好吃的先让他吃。在这个不富裕却幸福的家庭里,崔军敏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也牢牢记住了继父之恩。几年后,崔军敏的妹妹出生,一家4口其乐融融,让村里人很是羡慕。
后来,崔军敏结婚生子,生活更加幸福。然而好景不长,继父和母亲身体越来越差,全家的重担都压在崔军敏一个人身上,他除了下地干活,还要照顾生病的父母、年幼的儿子和未出嫁的妹妹。最终,崔军敏的妻子因嫌弃他忠厚老实、家庭贫困,狠心离他而去。
没有了妻子的陪伴,崔军敏肩上的担子更重了。2011年,他的母亲因病去世。5年后,他的继父因患严重肺心病,被送进孟州市中医院住院治疗。
崔军敏发誓要善待继父,不管花多少钱也得给老人看病。他一边拼命地干活赚钱,一边细心照料继父,了解情况的人都夸他比亲儿子还亲。今年1月8日,医生告诉崔军敏,他继父已无治愈希望。一些村民劝崔军敏:“你给你爹看病已经花好几万元钱了,现在医院都说没法治,你就别再坚持了,免得最后人财两空。”
崔军敏理解乡亲们的好意,但是继父含辛茹苦养育他的大爱,让这个重情重义的汉子不会轻言放弃。当天,崔军敏带着继父,从孟州市中医院转到焦作市人民医院继续治疗。
从1月8日住院到2月12日出院,崔军敏在焦作市人民医院度过了最艰难的一个多月。为了省钱给继父看病,他一日三餐啃冷馒头;为了照顾继父,他一连30多天和衣睡在一张躺椅上……“大夫,请给俺爹用最好的药,钱不够我再去想办法。”这是崔军敏给医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继父治病,最难的还是治疗费的问题,每天七八千元的开销,压得崔军敏喘不过气来。看着四处借来的两三万元钱短短几天就花完了,他虽然愁得夜不能寐,但依然咬牙坚持。他说:“只要有一线希望,俺绝不会放弃对俺爹的治疗。”
在崔军敏的坚持和努力下,崔信中的病竟奇迹般地缓解了,于2月12日出院回到家中。眼下,虽然负债累累,日子过得很清贫,但崔军敏非常开心。他对记者说:“人这辈子不管富贵与贫穷,必须知恩图报,孝敬老人,这是做人的根本。”崔军敏孝敬继父的故事,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在他的带动下,田旺村及周边村庄孝亲敬老蔚然成风。
记者结束采访时,崔军敏正在自家葡萄树下为继父摇扇纳凉。他拉着继父的手坚定地说:“爹,您好好活着,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儿子。”这一句话,让崔信中老人热泪盈眶。
记者手记
采访崔军敏,给记者最大的感触一是这个家真的很穷,二是崔军敏是条真汉子。在和崔军敏交谈的一个多小时里,他几次哽咽。泪水里,有他对继父深沉的爱,也有作为一个男人的不易与无奈。
虽无血缘关系,但崔军敏悉心照顾继父,不惜借巨债为继父治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他孝亲敬老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愿怀川大地涌现出更多像崔军敏这样有孝心、有担当的铮铮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