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云台聚焦 上一版3
云台山基础设施提升建设如火如荼
青龙峡索道改造项目进展顺利
不畏严寒酷暑 守护碧水清波
心系民生 惠农万家
让蓝天白云永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8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畏严寒酷暑 守护碧水清波

作者:本报记者 高新忠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图为一名云台山景区水上环卫工正在红石峡景点水面巡查。 齐海龙 摄
 
   

  在云台山景区水波荡漾的地方,人们总能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人、一艘小船、一根带网的竹竿,在翠绿的水面上匀速划行,不时打捞起漂浮在湖面上、沉入水中的垃圾——他们就是云台山景区水上环卫工。

  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他们都要坚持清理水面上的垃圾和杂物。为了水中一个垃圾袋,一个塑料瓶,他们得用20分钟的时间划着小船赶过去清理。尽管工作辛苦,他们却没有任何怨言,认真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守护云台山景区的碧水清波。

  一根打捞网 守护水面卫生

  林四军已在红石峡景点水上环卫工岗位上工作了8个年头。“水面环境卫生直接影响游客的游览心情,为了给广大游客提供舒心的旅游环境,水上环卫工必不可少。”林四军说,由于游客数量较多,不时会有游客随手将自己手中的饮料瓶、垃圾袋等生活垃圾丢弃在水中。因景区内的水源自净能力较差,这些垃圾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影响了景区整体形象。

  2009年,林四军听从景区领导安排,从安全员岗位转战到水面,成为一名水上环卫工。每日7时左右,林四军就和同事一起划着小船,开始打捞红石峡景点水面上的漂浮物。从7时左右上船到11时下船,吃过午饭后上船到19时下船,一天两趟,风雨无阻,除了休息日,天天如此。

  穿上统一的制服、救生衣,一条3米多长的竹竿在水上环卫工的手中上下翻飞,灵活得就像拿在手里吃饭的筷子。水面上的垃圾袋、饮料瓶、果核、卫生纸,还有一些被水冲到岸边的漂浮物,只要目所能及,必将落入他手中的捞网。

  弯腰、蹬腿、伸网、打捞,一连串的动作娴熟、敏捷。“这都是我们经过严格培训的结果。”现场的一名水上环卫工说,我们每个人上岗前,都要经过系统的培训,不仅学习水面作业知识,还对水面安全作业要求融会贯通,确保安全、规范作业。

  一颗责任心 护卫游客安全

  刚刚进入水上环卫工岗位时发生的一件事让林四军记忆犹新。当时,他正在红石峡景点五指桥附近工作,一名来自山西的儿童游客不慎落入水中,孩子的父亲一时心急,立马跳入水中进行救援。由于孩子父亲不会游泳,一时间父子二人都陷入了危险境地。

  当时在现场的林四军和附近的同事及一名景区医生3人听到呼救后,立即赶到现场施救,他们通过扔救生圈、打捞网拖拽,成功将两名游客救出,确保了落水游客的安全。

  “一岗多责是云台山景区对每位员工的要求。我们在做好水面清洁工作的同时,也肩负着为游客排忧解难、保障游客安全的工作职责。”林四军说,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也是这样做的。

  在工作之余,林四军等人会经常参加景区组织的安全培训,学习心脏按压、中暑急救、常规病救援、常备药使用方法等各种技能,不断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为更好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奠定了基础。

  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时常会有游客不小心把自己的物品掉进水里,只要游客需要帮助,他们二话不说就下水打捞。今年8月份的一天,一名游客在景点里进行无人机航拍时,由于操作失误导致无人机撞击山体落入水中。接到游客求助后,现场水上环卫工第一时间利用打捞设备进行打捞,避免了游客财产损失。

  衣服、手机、眼镜、车钥匙、相机……说起为游客打捞的物品,他们都已记不清有多少种了。但每次听到游客的一声声感谢,他们都会感到很欣慰。

  让红石峡景点的3名水上环卫工感到安慰的是,经过他们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景点水面卫生得到了有效保护。

  “如今不都提倡文明旅游吗?我也希望更多的游客珍惜这些山水资源,不要在出游的过程中随意丢弃垃圾。”林四军说,过去一天下来,我都要从水面上打捞出两大袋各类垃圾,现在随着游客的文明出游意识增强,垃圾已明显减少。希望所有游客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杜绝乱扔垃圾,让云台山的水质更清澈、风景更美丽迷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