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迎检工作在即,解放区每天组织5000余名区直部门党员干部、文明志愿者、省市级文明单位员工、社区楼院议事会成员以及居民,开展“携手共建文明城市、齐心建设文明家园”活动,按照时间节点,严格对照11项集中攻坚任务台账,一项一项再复查、一项一项抓落实,对已经完成的任务进行巩固提升,对正在进行的整治任务,对标检查、查漏补缺,确保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迎检工作顺利通过。
压实创建责任制,全面提升创建新水平
我市“四城联创”工作启动以来,该区精准发力、精准攻坚,细化对标互检暴露出来的问题,压实创建责任制,探索建立区级、街道、社区(行政村)“三位一体”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整洁优美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该区认真实行区五大班子领导、区直部门分包街道、社区、路段责任制,采取定任务、定责任、定标准、定措施、定时间、定奖惩的方式,帮助解决基层出现的问题,确保“四城联创”工作快速推进。该区建立每周召开一次“四城联创”工作例会制度,设立“四城联创”工作日报,建立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农贸市场、城市环卫等11项工作台账,层层分解落实,责任落实到人。该区建立投诉举报处理机制,通过设立举报电话、收集网络举报信息、发现问题线索,及时协调责任单位落实整改措施,防止问题反弹。该区组织专人每周对街道、社区、楼院、背街小巷、居民公厕、环卫所进行暗访检查,将检查结果在区政府大厅进行公示,在政府公共平台进行通报,实行挂红旗、黑旗制度,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形成长效监管机制。该区在落实门前“三包三化”城区市容秩序责任制行动中,区委书记原永宏,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军每天到自己分包、分管的路段门店检查指导工作,帮助解决问题,确保创建工作快速有效推进。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创建新标杆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奖惩机制,是抓好创建工作的关键。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该区制定居民楼院、城中村、背街小巷改造资金拨付办法,每周根据各街道在全市督导排名情况进行奖惩,对全市排名前20名的进行奖励,对连续两周排名后10名的进行罚扣。截至目前,该区先后发放奖金800余万元,已累计投入740万元用于城中村、居民楼院、背街小巷改造。
基础设施投入,是确保城市环境改善的根本保证。该区在开展环卫设施建设和管理集中治理中,先后投资184万元,购置垃圾清运车辆;投入资金58万元,将孟州路、新华北街、林园路3条道路保洁进行外包作业;投资123万元,维修17条区管道路路面、路灯及桥梁;投资206万元,进行停车位和交通标线施划,确保城市基础设施上档升级。针对农贸市场大部分设施老旧、整治难度较大的实际,该区采取实地检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开展督导检查40余次,联合执法18次,召开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研究会议8次,各市场代表座谈会8次;总投入500余万元,对焦北集贸市场、顺通果品市场、月季农贸市场、中州市场、金土地市场、中原市场等市场进行集中升级改造,采取“一场一策”的办法,组织协调市场主体单位投入资金,对摊位柜台、市场地面、屠宰摊位、环卫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截至目前,该区先后投入2200余万元用于农贸市场升级改造。
引导群众齐参与,全面营造创建新氛围
“占道经营乱秩序,摊外设摊乱市场;划行归市讲规范,生熟食品要分开;文明诚信最重要,打造购物新环境。”8月16日,该区焦西街道祥和社区月季农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人员王同想,向商户宣传新编的市场环境综合整治小口诀。
培育亮点、实现整体提升,引导群众参与创建工作是实现创建目标的关键。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该区组织9个街道、34个社区以及40余个区直部门,每天到分包社区、单位、路段参与整治工作,创新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四城联创”监管网络,将网格化管理的触角延伸到社区楼院;开通50条群众举报电话,聘请600余名市容市貌监督员,及时帮助解决问题,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不留隐患。该区妇联面向社会招募100个代言家庭,通过微信朋友圈记录家庭成员每天参与“四城联创”的行为点滴,带动更多市民、学生加入“四城联创”行列。该区焦北、焦西等街道的居民自发地组织起来,不定期到居民楼院、背街小巷查找问题,对问题进行现场解决。该区七百间、民生、民主等街道居民议事会还建立“1小时”整改反馈责任制,在收到告知单后必须在1小时内整改并反馈情况。截至目前,该区全面完成6条精品路创建工作和23个市容乱点整治工作。
李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