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上讲,经济增速放缓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换挡减速的必然结果。我市经济增速放缓,表面上看是受第二产业增速下滑影响,深层次看则是因为我市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经济提质增效的动力不足,发展动力转换出现失衡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质量不高;部分工业行业生产经营形势不容乐观,投资后续增长动力不足;生产性服务业持续低迷,道路运输业不景气;企业用工、资金制约偏紧。
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的奋斗目标,突出大企业集团培育、“双十”工程、四城联创等战略抓手,以绿色发展为切入点,狠抓北山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和“污染围城”整治,进一步凝聚了民心,鼓舞了士气,开启了焦作转型发展的新征程。特别是国家赋予焦作建设郑州大都市区门户城市的定位、郑焦融合发展上升为省级战略,找到了政策支撑与自身发展的契合点。从1~6月份的数据看,全市8项主要经济指标中,7项指标增速比上年同期有所加快,1项指标增速位次持平。
我市要继续坚持从供需两端发力,打好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组合拳,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等重点任务。为此,应该突出当前工作重点,明确工作方向,强化具体措施。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一是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围绕省政府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的实施方案,制定实施具体工作措施,建立协调推进机制,逐条细化分解支持转型发展财政政策,建立任务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明确时间节点,加强督促考核,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二是贯彻省政府出台的《河南省推进工业绿色化改造攻坚方案》。围绕提升工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以绿色标准为引领,以绿色改造为重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和综合利用,实现工业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集群。要加强对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作的领导,研究确定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制订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专项方案,确定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完善细化政策措施,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落实。
加快人才培育。积极贯彻落实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瞄准长期以来制约人才发展的瓶颈,力求率先探索突破,推出人才新政。比如,可借鉴苏州首次提出的“一个不限制、两个不纳入”,即科研项目取消劳务费比例限制,科研人员承担横向科研项目的绩效奖励、职务发明转让收益用于研发人员奖励的部分,均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等。创新措施将有效吸引人才前来我市创业,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创新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2017年6月27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中小微企业日”,可见全球都在关注、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更迫切需要金融业的全方位支持。69家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被调查感到流动资金充裕的仅有6家,75.3%的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通过民间借贷等其他渠道获取资金。要大力推行“金融超市”,搭建金融联系中小微企业的桥梁,各类金融机构都推出了针对小微企业的特色金融服务,如针对初创期及成长期的科创小微企业及创业者个人实行“科技创客贷”“科技履约贷”,信用贷款与担保机构合作开发针对创投类企业的融资类产品,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加快项目建设。项目是稳定增长的压舱石、转型发展的主抓手。围绕“一赛一节”,5月份全市推介重大招商项目74个,总投资2314亿元;洽谈对接项目100多个,拟投资987.3亿元;签约合作项目85个,项目总投资638亿元,签约项目数量、投资总额均为历次推介活动之最。7月5日,总投资达221.9亿元的全市2017年第三批101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下步各级各部门要主动服务,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全力以赴支持项目建设。对于在建项目要强化质量控制,严格环保标准,倒排工期,科学施工,力争项目早日竣工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