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城联创”工作开展以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洗车行专项整治等工作,均走在全市前列。近日,记者来到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进行了走访,所到之处无不令人眼前一亮。 农贸市场“大变脸”
去过传统农贸市场买菜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肉类、水果、蔬菜新鲜,可是环境却不如超市舒适。买菜时,你得时刻提防脚下是否有污水,讨价还价声、刺鼻难闻的味儿就在身边回旋……
而走进万鑫商城农贸市场,一个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整洁有序、环境舒适的超市化农贸市场映入眼帘:宽敞明亮的市场里,摊位整齐划一,按区域划分为水果、蔬菜、熟食、生鲜肉品等,品种丰富。整个市场宛如一个现代化大超市,大气美观、上档次。让顾客备感舒心的是,市场上方还挂着一排排的吊扇,送来的一阵阵凉风让人无比惬意。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内还添置了公平秤,旁边张贴了醒目的投诉流程和市场投诉电话。在万鑫商城农贸市场大门口,还专门设有农残检测室,每天有检测人员对蔬菜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并公示,一旦发现有不合格蔬菜,立刻令其下架处理,确保市民买到放心菜。
“这个市场自从改造后,环境变好了,卫生有了保障,菜品也丰富了,价格还公道,我们住在周围的人都喜欢到这里买菜。”说到万鑫商城农贸市场的变化,消费者李大爷开心地说。
升级改造后的万鑫商城农贸市场,不仅给前来消费的市民带来种种便利,同样也让在这里做生意的商户变得心情舒畅。商贩王女士说:“这里环境好、干净卫生,在这里做生意让我心情舒畅”。
据李万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万鑫商城农贸市场在拆除原来市场基础上,重新投建一座1500平方米钢结构交易大棚,规划摊位110余个,从硬件设施、管理规范上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建设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超市式样板市场。
洗车行改造显亮点
占道擦洗、损坏便道、污水横流……长期以来,洗车行的各种乱象不仅有碍市容环境,而且影响群众通行。“四城联创”工作启动以来,示范区针对基础条件差、整改不积极的洗车行,采取有效措施。截至目前,已取缔不达标洗车行17家,并对11家洗车行进行升级改造。“以前来洗车行洗车,哪都是水,不仅店里和店周围不干净,而且还浪费水。现在明显好多了,我们来这里洗车也觉得舒服。”在示范区一家升级改造的洗车行,前来洗车的李女士说。
据介绍,7月19日,示范区专门组织辖区洗车行老板到升级改造后的样板洗车行进行参观学习,通过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创建水平提高。如今,示范区洗车行整治工作受到全市的关注,不少洗车行在升级改造上纷纷到这里“取经”。
按照示范区管委会“抓创建、促民生、打造全市示范点”的工作要求。作为示范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洗车行专项整治的牵头单位,示范区工商分局严格对照升级改造标准,实行“5+2”“白加黑”工作模式,下定决心啃下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洗车行整治的“硬骨头”。该局局长王爱民自6月底上任后,一直吃、住在单位,为了督促市场升级改造工作,他常常工作到凌晨。前几天,由于他操劳过度,患了重感冒,高烧40℃。即便如此,他仍带病坚持工作。在王爱民的带动下,该分局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地投入到这场攻坚战中。“女儿在重庆上大学,自暑假回来后,我们父女俩没有在一起吃过饭。”该分局一名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说。“舍小家、顾大家”,像这样的事例,在该分局数不胜数。
不过,在王爱民看来,示范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洗车行专项整治等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单靠一个部门是无法做到的,这是示范区管委会以及街道办事处等有关部门以及市场主办方大力支持、配合的结果。
(本栏照片均由南国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