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市是南水北调总干渠唯一从中心城区穿越的城市,建设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打造“以绿为基、以水为魂、以文为脉、以南水北调精神为主题的开放式带状生态公园”,意义重大而深远。值此设计方案向公众公示之际,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焦作市副市长魏超杰。
记者:建设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魏超杰:去年,市委、市政府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焦作的战略高度出发,将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建设确定为我市十大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这不仅是关系我市民生福祉的第一民生工程、提升城市品位的重点工程,还是保护总干渠水质的生态工程、保障国家利益的政治工程,有利于改善我市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盘活城市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记者:我市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绿化带工程?
魏超杰:我市作为南水北调总干渠唯一从中心城区穿越的城市,随着南水北调附属工程的深入推进以及沿线生态环境的变化,实施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建设工程刻不容缓。
是为了落实总干渠生态带建设规划。绿化带工程是确保总干渠水质安全、渠堤安全、城市防汛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工程。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干线生态带建设规划》出台后,河南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各市累计完成生态带建设任务631公里,占总任务量的86%,我市城区段绿化带工程因种种原因一度停滞。去年该工程重启以来,特别是今年3月绿化带征迁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市广大征迁干部肩负着“学深杭、促创新,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崇高使命,以“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昂扬斗志,以全力拼搏的工作作风,以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顺利完成了征迁任务,为绿化带建设创造了条件。
是为了改善南水北调总干渠两侧生态环境。实施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工程,将滨河景观引入城市腹地,建设横贯东西的生态廊道、绿色风道,培育城市“绿肺”,构筑河城一体、交融共生的生态网络,有利于疏导风流、保育生态、改善总干渠及周边生态环境。
是为了呼应沿线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总干渠征迁结束后,由于种种原因,绿化带工程迟迟没有启动,造成总干渠两侧环境脏乱差,社会治安隐患多。因私搭乱建现象严重,妨碍泄洪、影响总干渠和主城区汛期安全,社会普遍关注,群众反应强烈。如不尽快实施绿化带建设工程,将有负于焦作370万群众的热切盼望,有损于南水北调作为国家工程的整体形象。
记者:请介绍一下该方案的设计完善过程。
魏超杰:2010年,我市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承担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设计工作,当时绿化带定位是“以绿为主”。随后,又结合焦作实际,进行了多轮修改完善。2016年以来,我市结合中央、省委和市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新形势,特别是结合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将南水北调绿化带打造成“绿色生态涵养区、旅游休闲体验带和城市复合功能轴”的高标准要求,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调整和创新,前后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绿化防护林为基调进行设计,总体布局为“一带四区”;第二阶段,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该工程对城市功能、交通、防汛的影响逐步显现,对绿化带功能进行优化完善,总体布局调整为“一轴、两带、七桥、八景、十园”;第三阶段,设计方案强调了“以绿为基、以水为魂、以文为脉、以南水北调精神为主题的开放式带状生态公园”的设计方向,通过南水北调纪念馆、南水北调第一楼等项目的创意设计,突出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突出了焦作市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的重大贡献。
记者:我市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的建设定位是什么?
魏超杰:要打造体现焦作城市发展的新地标。中心城区发展是焦作目前一大短板,基础设施欠账多,美化亮化绿化差距大,规划建设管理滞后,特别是南水北调城区段两侧如同一条绵延10公里的丑陋伤疤,把新老城区拦腰截断,已成为城市之痛、发展之殇。实施绿化带工程在总干渠两侧打造“以绿为基、以水为魂、以文为脉,以南水北调精神为主题的开放式带状生态公园”,为城区新增200万平方米绿地,形成城市生态景观新地标,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同时,还要把南水北调城区段两侧绿化带建设成集中展示和纪念南水北调的伟大工程,弘扬“忠诚担当、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南水北调焦作精神的系列精品景区,使之成为体现南水北调精神的新地标。
要打造重大工程带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新亮点。去年12月,国务院批复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和《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了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赋予了焦作建设郑州大都市区门户城市的新定位,今年7月中旬,国务院批准的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把焦作建设成为中原城市群和豫晋交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住建部批准焦作市为“城市双修”试点城市。焦作与郑州仅一河之隔,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扎实、文化积淀厚重,郑焦融合发展在去年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上被上升为省级战略。我市将高标准实施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建设工程,着力打造水城融合新典范、城市特色新商圈、南水北调文化新高地,力争成为郑州大都市区乃至豫晋交界地区的新亮点,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在提升我市城市形象、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作用。
要打造南水北调旅游圈的新景观。2012年9月,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印发《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规划纲要》,将焦作城区段列入南水北调旅游圈12处景观节点之一。去年,国家出台的“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大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生态走廊等区域生态保护力度,推进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我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沿黄生态经济带的交汇点,要认真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的要求,精心规划建设南水北调城区段生态景观,努力将其打造成南水北调旅游圈中最靓丽的一颗明珠。
蓝图已经绘就,建设大幕已经开启。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有全市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打造南水北调最美风景线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