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哮喘、老慢支等疾病,一到冬天就会复发,而且一年比一年严重,患者痛苦不已。然而,只要在三伏天接受贴敷,病人在当年冬天就能感受到奇特的作用:困扰多年的老病根竟然有了好转,复发次数减少,病情发作程度减轻。这就是中医传统疗法——冬病夏治。
随着三伏天的结束,从7月2日开始的市第七届“冬病夏治”节落下帷幕。多年来,该院一直提供此项中医药服务。如今,在市中医院,三伏天就像一个“集结号”,总会让全市鼻炎、哮喘、老慢支患者不约而同从四面八方赶来。冬病夏治,不仅是该院的一块金字招牌,更是我市民间的一个健康习俗“集会”。
天时+地利+人和
今年年初,该院扩大规模,细化科室,分别在呼吸肾病科、康复科、儿科、心病科、疼痛康复科、脾胃肝胆科、血液肿瘤科、妇产科、骨伤科等科室设立治疗室,为患者提供冬病夏治贴敷治疗。除了市中医院解放路院区外,市中医院人民路院区、解放区新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分别设立“冬病夏治”节分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近贴敷。据统计,今年“冬病夏治”节期间,从门诊到住院病房,该院接受冬病夏治治疗的有数千人。
冬病夏治“粉丝团”为何会如此大?该院负责人说,“天时+地利+人和”功不可没。天时,三伏天适合冬病夏治,如今已深入人心;地利,市中医院20多年冬病夏治的确切疗效,让它这个金字招牌很有向心力;人和,这里有一支20多年冬病夏治经验的专家团队。
辨证+药物+穴位
“因人施治,辨证施贴”是市中医院冬病夏治的显著特点。对于每个人是否适合中药贴敷治疗、应该怎样选择贴敷治疗、选择哪种贴敷疗法,先由专家进行望、闻、问、切四诊辨证再施贴。
“只有当‘辨证+药物+穴位’三方缺一不可时,才能发挥最佳作用。”该院内四科主任张春雷说,“人体的经络就像一座城市的地下管网,而穴位就像是这些管网中的一个个出口。不同的病用不同的药,贴敷相关穴位,药效才能通过穴位直达病灶,发挥作用。”
另外,该院所用的药膏都是当天调配的。虽然这样做比较麻烦,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明显增大,操作上更加烦琐,但为了保证药材的新鲜程度,让药效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该院一直坚持使用配置的新鲜敷贴药物。
简便+价廉+疗效
过程轻松、价格低廉、效果显著,成为冬病夏治吸引广大患者的重要因素。在市中院儿科贴敷室,一位小患者婷婷趴在椅子上等待贴敷。她的妈妈告诉记者:“一到冬天,我女儿经常会感冒发烧,一生病,就会带着她去打针。可她最害怕打针了。到医院贴三伏贴后,女儿感觉很舒服,一点也不害怕,这已经是我第三年带她来贴敷了。现在,她冬天很少生病了。”
治疗过程轻松,深受小朋友的喜爱;物美价廉则是家长们算的一笔账。带孙子来贴三伏贴的李大爷说,他的孙子一到冬季,就经常感冒,进而引发肺炎。记得有一次,孩子的病情非常严重,他们不得不去北京大医院救治。仅给孩子看病,他家里就花费了十几万元钱。“现在,住院一次最少需要几千元,而三伏贴一年才三四百元,这样细算起来,还是选择贴三伏贴划算。”李大爷说。
随着治疗效果的不断验证,未病先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随着大家对冬病夏治接受与信赖程度的日益增强,传统医学冬病夏治也日益散发出简便廉验的医学魅力,并受到了不少市民的追捧。
右图为医生正在给儿童贴三伏贴。
本报记者 朱传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