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中医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体“贴”入微 口碑相传
中医内外兼治法治疗 特发性肺纤维化
手摸心会说正骨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
大 黄
养肺四招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7 年8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肺四招
本报记者 孙阎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资料照片)
 
   

  立秋一过,酷暑渐消,天气逐渐转凉,人们经过一个夏天的暑热熏蒸,身体需要调整。近日,本报热线接到多位读者的电话,都是咨询立秋养生的事。为此,记者找到了市中医院肺肾糖尿病科主任张春雷。张春雷说:“秋天养肺最为合适。因为肺属金,而秋季大地一片金黄,所以,肺也主秋季。秋季主收,燥为秋季之主气,而肺不耐寒热,通过鼻与外界相通,很容易被秋燥所伤。此外,呼吸道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器官,从鼻腔到气管再到肺部,由于秋季早晚比较凉、昼夜温差较大,干冷的空气容易侵害和损伤黏膜导致发生呼吸道疾病。秋燥伤肺,到了冬天,人们很容易出现肺部疾病。”

  “到底咋办呢?”记者迫不及待地问。

  张春雷笑着说,可以教大家四招。

  第一,饮食养肺。秋天燥邪为盛,最易伤人肺阴。这时候可以通过食疗达到生津润肺、补益肺气的功效。古人说:“形寒饮冷则伤肺。”这是说,如果没有适当保暖、避风寒或者经常吃冰冷食物,很容易损伤肺部机能而出现疾病。因此,饮食方面应多吃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梨等,但也要结合个人体质、肠胃功能酌量选用。像银耳,有补肺润燥的功能;核桃有补肾安神的效果,秋季服用疗效更好;梨肉香甜可口,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老年咳嗽及支气管炎等症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第二,药物养肺。药补则应适当配以养阴生津润肺的中药,这些药物种类较为丰富,像西洋参、太子参、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百合、杏仁、天花粉、芦根、银耳、黑木耳、龟板、鳖甲、地黄等。当然,在使用这些药物时也要有所选择,‘凡药能治病,一定要对症’。因此,强调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对症下药,不能滥服。

  第三,药粥养肺。像百合杏仁赤豆粥可清肺火。百合10克、杏仁6克、赤小豆60克、白糖少许。先将赤小豆洗净,加水适量,与粳米一起,先用大火煮沸,然后在粳米锅内加入百合、杏仁、白糖,以文火煮熟即可。适用于肺阴虚、虚火旺盛、素有口干、口苦者。枇杷梨皮川贝饮可润肺止咳。枇杷叶15克、鲜梨皮15克、川贝10克,用水煎煮取汁去渣代茶饮。枇杷梨皮川贝饮适用于肺热、口干咳嗽者。黄芪山药粥可补肺气。黄芪30克、山药30克、粳米50克,先用水煮黄芪取汁去渣,然后用汁煮山药、粳米做粥,晨起空腹食用。适用于肺气虚,容易感冒者。

  第四,运动养肺。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像太极拳、慢跑、呼吸操、快步走等。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