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党报心 怀川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看报:从案头到PC端移动端
网络部小编的AB岗
图片新闻
新媒体中心的 新鲜事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8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报:从案头到PC端移动端
本报记者 杜 笠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李新战 制图
 
   

  60年风云激荡,60载春华秋实。经过60年的风雨历程,《焦作日报》从无到有,由小变大,从四开小报到对开大报,从传统报纸到如今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全面发展,成就令人注目,前途一片光明。

  A

  采编从案头到PC端

  中国的新闻事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飞速发展。作为中国报人的一分子,许多焦作日报社编辑是采编手段日新月异变化的见证人。

  《焦作日报》1983年复刊之初,编辑人人有两样专用工具:钢尺和版样纸,以便根据稿件重要性及其字数,将其精确地标注在版样纸合适的位置上,作为下一道工序组版人员工作的依据。对于一个天天编稿的编辑来说,翻着稿件查字数是最烦琐的工作之一。焦作日报社总编室主任吕正军回忆说,过去记者都是在报社专门印制的灰色稿纸上写稿,然后交给编辑。不管是记者的稿件,还是通讯员的稿件,编辑修改后,都要重新誊写一遍甚至多遍,有时为了节省时间、纸张,也用胶水拼贴稿件。“每当我看到自己辛苦拼贴的成果,心里总是美滋滋的。”吕正军说。

  后来,电脑出现了,为提高编辑工作效率创造了条件。“在电脑普及之初,焦作日报社许多人不会用电脑,报社领导一方面组织采编人员学习电脑打字,另一方面安排打字员专门负责在电脑上把稿件打出来。报纸每个版面除去照片,能容纳7000~8000字,打字员打完一般需要2~3个小时。”吕正军说,“稿子打出来后交由校对员校对,发现错误的地方再由打字员改正,费时费力,编辑三更半夜下班是常事。”

  1998年4月1日,随着新闻采编业务系统正式启用,焦作日报社从此告别“铅”与“火”,走向“电”与“光”,带来了版面编排技术的飞跃和报纸印刷质量的提高。

  从最初的Windows311采编平台开始,经过4次大规模的升级更新,如今焦作日报社的编辑、记者们使用的是安装了最先进专业软件的采编系统。这套采编系统融信息采集、编辑制作、信息存储、多渠道信息发布于一体,能够满足报社人员在新闻写作、编辑、校对及日常办公等方面信息处理的需要。

  B

  阅读从报纸到新媒体

  从上世纪90年代算起,中国人进入网络时代已20多年。互联网不仅是一种大众传媒,更是囊括各种传播模式的超媒体。带领报社努力开拓各种新媒体业务、被称为“潮社长”的焦作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王爱军说:“1998年11月11日,《焦作日报》电子版在河南省地市报中首家加盟河南报业网,从此在世界各地的读者都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看到当天的《焦作日报》。”阅读形式的转变,拉近了读者与报纸的距离。王爱军认为,对大众传媒的第一形态纸媒而言,它走过了一条或被动或主动的数字化之路,从PC端的网络新闻到移动端的网络新闻,当今纸媒的阅读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的改变,让主流媒体重获生机,也让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得更远。

  1999年12月,焦作日报社拥有独立域名的新闻网站——焦作新闻网开通运行。通过率先开通PC端的形式,《焦作日报》抢占了互联网上的新闻主导权。2000年1月30日,以成型版式上网、与纸媒保持同步的《焦作日报》电子版上传到国际互联网上,为国内外读者免费阅读提供了方便。到2009年,焦作新闻网发展成为拥有国际国内要闻、当地新闻、政府信息服务、数字报纸、视频新闻、网络直播、财经、旅游、时尚、健康等40多个频道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平均每天有10多万浏览次数,成为焦作市的网上新闻发布中心和外宣权威发布窗口。

  2011年1月18日,焦作手机报开通,焦作日报社实现了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PC端到移动端的业务拓展。

  2014年1月,焦作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成立,如今已拥有13名成员,是报社平均年龄最小的一支队伍。目前,该中心有微博、微信公众号、APP客户端三大发布平台,拥有相对固定的读者近60万名。

  走进报社新媒体中心,整洁优美的采编环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改变常规的新闻发布模式,记者在现场采访后,直接通过手机将稿子发回报社,由我们后方的编辑整理后发布到微信和微博上,力争给读者最新鲜的新闻资讯。”该中心副主任赵晓晓说,“读者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关注焦作日报微信,不到1秒钟,手机上就能出现《焦作日报》当天刊登的新闻。”

  在三大发布平台中,焦作日报微博问世最早,于2010年开通,在这里发布的新闻每条都不超过140字,每天发布的记者原创新闻有30~40条,在重大活动期间还会开专栏进行专题报道。目前,日报微博有《焦作日报天天读》《微话题》两个固定栏目,现有39万粉丝。

  2012年11月24日开通的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是发展最快、最受读者欢迎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其内容包括已见报稿件、记者来稿、国内外民生大事件等,由6位编辑负责后台编辑工作。

  2014年9月18日上线的APP客户端,是从人民日报APP客户端开了一个端口,用焦作日报手机客户端管理系统上传焦作本地新闻,现有8万人次下载。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焦作日报社坚定不移地走上媒体融合之路。凭借敢试敢闯的胆魄和勇气,焦作日报社在纸媒转型中抢占了先机,也必将成为新一轮媒体改革大潮的弄潮儿。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