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是秋季,但天气仍然炎热。根据有关规定,大型公共建筑的室内温度不得低于26℃。《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实地调查发现,北京市的电影院空调温度普遍较低,有的电影院因为“太冷”,还催生了租借毛毯的“御寒”服务。
几乎每年的炎热季节,空调温度都会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有些城市还发出“空调调高一度”的呼吁,并加强公共建筑物室温的检查。比如,首都文明办向全体北京市民发出倡议,倡导“空调调高一度,利人利己”。在节能减排已成共识的当下,这一倡议很快得到响应,不少市民自觉调高家里的空调温度,酒店、商场也纷纷落实相关规定。
不要小看“空调调高一度”,其带来的节能效果可能超乎想象。正如首都文明办的倡议书提到的那样,空调温度每调高一度,耗电量将节省7%~10%。若在全国推广“空调调高一度”,则可以节省海量的能源!
然而,有些电影院拒不执行规定,无视“空调调高一度”的倡议,不禁让人想到“键盘侠”——对于好东西,有些人只是嘴上说说,一旦要落实到行动,便没有了下文。电影院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想必不是为了租借毛毯,而更多的是不以为然。对此,有人会说“钱是你的,资源是大家的”。但笔者认为,虽然电影院缴了电费,但任何浪费资源的行为理当受到舆论的谴责。
“电影院太冷”是一个节能死角,类似节能死角并不鲜见。比如,有些商店开着门窗吹空调,也是常见现象;有些会议室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且以与国际接轨的名义要求参会者夏天穿西装;某些高铁车厢内的空调温度也很低,以至于不少乘客需要多穿衣服,没带衣服的只能站起来四处走动,向乘务员反映,往往也没什么用……
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大家应当从细节做起,“空调调高一度”不仅节能,更有利于培养我们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