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冬)8月初以来,市城管局结合所承担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任务,采取加大机械化清扫力度、增加洒水抑尘作业次数、强化渣土运输监管等措施,积极开展抑尘、降尘、除尘行动,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在城区道路清洁、洒水抑尘方面,市城管局一是指导各城区环卫部门开展“一路一策”机扫、洒水作业,按照“吸、冲、扫”三机联合作业模式,对城区90余条道路实施机械化清扫、洒水降尘作业,城区主干道快车道机扫率达到100%;二是建立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路长制,督导各城区环卫部门按照“五定”(定时、定路、定人、定车、定任务)方案,实施清扫保洁作业,确保城区道路干净整洁;三是建立微信平台,通过微信平台及时了解各城区环卫部门的作业动态,整合资源,科学指导;四是在所有机扫、洒水作业车辆上安装GPS定位系统,实时掌握车辆作业时间、路线、公里数等相关信息;五是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机制,根据天气污染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措施,确保在重污染天气抑制道路扬尘。
针对我市城区部分道路坑洼不平、行道树过低影响机扫作业质量的情况,市城管局主动与市住建、园林等部门结合,自行组织力量对破损路面进行修复,有效地提高了道路清扫保洁质量。日前,该局对部分城区道路机扫路面实施“以克论净”清洁评价,每平方米浮尘量均低于10克,达到了省定“以克论净”标准。
在渣土运输监管方面,市城管局与市公安、交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每天组织人员上路夜查,对发现的运输渣土的“黑车”,落实“三方惩处”(对违反渣土运输管理规定的施工企业、运输企业和驾驶人,公安、住建、城管、交通等部门分别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机制。截至目前,联合执法人员已查处各类违规车辆100余辆。
为加强渣土源头治理,市城管局督导建筑垃圾特许经营运输企业落实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运输车辆必须严格按照审批的时间、路线行驶,到指定消纳场所进行消纳处置;运输车辆必须落实“三不出场”(车身及轮胎不冲洗干净不得出场,手续不齐全、卫星定位等监控设施不能正常使用不得出场,没有100%封闭不得出场)规定,严禁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抛撒滴漏、扬尘等现象。
目前,我市通过严格管控渣土车,城区特许经营的渣土运输车辆越来越守规矩了;通过加强施工工地监管,工地出入口都进行了路面硬化,进出车辆必须冲洗才能上路,沿途抛撒滴漏现象消失了;通过开展建筑垃圾运输车辆集中整治联合执法行动,运输渣土的“黑车”不见了,建筑渣土运输管理逐步走上了规范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