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直夸政策好,开心生活在慈善院;唱戏舞蹈周周有,天天饭菜不重样……”近日,记者到武陟县大封镇老催庄村慈善院采访,很多老人打着快板夸赞该村党支部书记宋国庆给大家带来的福利。
武陟县大封镇老催庄村是省级贫困村。为脱贫致富,广大村民推选村里的能人宋国庆当该村党支部书记。为了乡亲过上幸福生活,宋国庆于2014年年底辞掉了年薪高达20余万元的国企工作,高票当选老催庄村党支部书记。虽然工作千头万绪,但宋国庆不急不躁,确立了修建“一沟、二心、三园(院)、四路”的工作思路,下决心要改变老催庄村的面貌。“一沟”即该村主要街道的排水沟;“二心”即党群便民服务中心、新型医疗保健中心;“三园(院)”即文化健身广场游园、慈孝文化主题公园、慈善幸福院;“四路”即富达路、东环路、中心大道、永恒二街。
工程款从哪里来?村民能由此脱贫吗?宋国庆是瞎吹!
面对村民的质疑,宋国庆开动脑筋筹集资金。他研究政策,采取“七个一点”的办法破解资金难题,即项目要一点,县里奖一点,镇里补一点,干部捐一点,群众集一点,企业帮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
现年68岁的老党员得知村里的规划后,主动请缨,利用自己的工作经验,组织党员群众挖水沟、平场地、搞拆迁;村民邱海营、赵宝铜等人组织村民捐助,筹集修路资金31.6万元;企业家郭海泉捐款25万元……很快,村里出现了“干部用心干,群众劲头高,众人一股劲,合唱一个调”的良好工作氛围。
在宋国庆的带领下,很多村民自觉加入工程建设队伍,并自发捐款6.3万元。不到一年时间,老催庄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装路灯210盏,修建排水沟480米,配备垃圾桶900个;建成7300平方米的文化健身广场游园和6100平方米的慈孝文化主题公园;修建了300平方米的大戏台;投资70万元的光伏发电项目也建成投入运营;投资65万元修建了党员群众便民服务中心、农村新型医疗保健中心和慈善幸福院;拆除违章建筑、破旧危房73间……
百善孝为先。上任不久,宋国庆就想在村里建起慈善幸福院,让孤寡老人老有所依。
在村委会的带动下,群众捐了款,村内企业捐了款,总投资46万元的慈善幸福院拔地而起。书画室、洗浴室、医疗室、休息室、活动室、餐厅、爱心超市等,慈善幸福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此外,宋国庆还利用村里两块闲置的宅基地分别建起了慈善饲养园和爱心菜园,并采取“以店补院、以种补院、以养补院、以捐补院”的办法,向慈善幸福院供应鸡蛋和蔬菜。
近年来,在宋国庆和全体村民的努力下,村里相继成立了戏迷、舞蹈、体育、书法4个协会,并在慈善幸福院组织开展孝道讲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成“广场舞天天有,三步两步都会走;豫剧清唱天天排,一月一次走走台;书画协会日日练,武温两县经常赛;体育赛事周周连,场下观众齐喝彩”的生动局面。
多年来,宋国庆一直把改善贫困户的生活条件放在心上,依托慈善幸福院,为4位没有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解决了吃饭问题;依托村“爱心超市”,每季度为20户贫困户发放价值100元的生活用品。
2016年以来,宋国庆组织36名党员干部开展分区包片到户的帮扶活动,与92户贫困户签订了帮扶责任书,并帮他们解决了申报户口、办理低保、危房拆除、评残、就医等问题。此外,宋国庆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慈善扶贫募捐,近两年共募集慈善专项资金44.18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特困户危房改造、病残家庭援助等方面。
如今,老催庄村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对过上幸福生活充满信心。
记者手记
干部干出了什么样的成绩,老百姓心中最有数:两年多时间,老催庄村的道路变宽了、路灯变亮了、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生活改善了……
作为该村党支部书记,宋国庆心系百姓,时刻想着让乡亲过上幸福生活,用实际行动阐释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务实作风和可贵品质。宋国庆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勇挑重担、奋力攻坚,赢得了群众的赞誉和老催庄村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