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城市道路平整宽阔,交通秩序文明顺畅,各种车辆停放有序,遍布城中的绿色植物更显葱茏,各集贸市场内大小商店经营规范、商品摆放整齐……这是近期山阳区广大市民的普遍感受,也是全市开展“四城联创”以来山阳区城区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
据了解,山阳区老旧楼院多、城中村多,城市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四城联创”任务十分繁重。从创建工作开始之初,该区就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践行“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工作理念,全区动员,群策群力,大力度、快节奏、高标准推进创建工作。在创建工作中,该区区委常委全员分包街道,分管的副区长包重点任务,成立11个创建攻坚组;由区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牵头,抽调新公选的10名科级干部和8名优秀年轻干部组成攻坚督导组,全区攻坚组织体系迅速建立,并与市级攻坚组织机构顺利衔接。在创建工作中,该区县级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动放弃节假日,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农贸市场、城中村等一线地点开展督导,查问题、解难题,示范带动全区各级领导干部抓创建、抓落实。
该区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相关单位和村、社区干部主动领责,勇于担责,对照测评体系,补缺补差、对标达标,开展高标准、全覆盖的精细化整治行动,推动一切工作往前排、一切进度往前赶,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面对重点工程征迁、环保攻坚、城中村改造等繁重任务,各责任单位坚持“5+2”“白加黑”工作法,不分昼夜、连续作战,形成领导带头、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焦东街道办事处不等不靠、积极作为,全力以赴推进创建任务落实,连续两次在全市排名第一,带动全区各参战单位明争暗赛、比学赶超。该区城管局为组织协调好大型广告牌拆除工作,工作人员经常忙到凌晨才能休息,用实际行动激发了各级干部投身创建工作的热情。该区在加大创建工作投入力度的同时,还建立严格的激励奖惩机制,每周通报督导排名情况,奖优罚劣。该区辖区市直企事业单位以市地税局为标杆,积极开展门前“三包三化”工作;80余家省、市文明单位主动结对79个社区楼院,对居民在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等方面开展投入帮扶,凝聚起“四城联创”工作的强大合力。
“四城联创”作为全市高度关注的一项民生工程,从创建之初,该区就坚持用惠民理念诠释创建工作,着力在全区上下形成“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共识,并充分利用网络、微信群等平台开展社会监督,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广泛组织辖区的退休党员、“两代表一委员”等力量,大力开展文明宣传、志愿服务等活动,努力形成人人有责任、家家有行动的浓厚氛围。艺新街道粮站小区的退休党员郭小枝,退休不退岗,积极组织小区的党员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创建工作。在她的带领下,粮站小区涌现出一批创建志愿者,深受群众好评。区教育局成立教育系统暑期“四城联创”志愿者服务临时党委,组织教师党员志愿者,利用家长微信群、教育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广大家长积极参与创建工作,为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杜永兵 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