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傍晚,微风吹过龙源湖水面,夜幕下、微风中,我市“学深杭、促创新”迎七一歌咏比赛总决赛在市龙源湖公园北门广场举行,广大市民尽情享受了这场文艺盛宴。
万人唱响奋进之歌,抒发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迸发出无穷的力量,表现了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市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在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进程中的拼搏精神和无限活力。
新的历史使命
新的发展目标
在焦作发展的历史坐标上,2016年9月26日至29日,可谓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中国共产党焦作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新一届市委班子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市委书记王小平指出,焦作要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
新的目标、新的使命、新的方向、新的作为,凝聚着全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焦作要在新的征程上迈出铿锵的步伐。
“这届领导班子敢于担当、务实重干,有一种‘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劲头儿。”市委原常委、焦作军分区原政委王兴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为新一届市委班子的庄严承诺和实干精神竖起了大拇指。
北山治理曾经是我市一个老大难问题,多年“啃”不下来。去年6月14日,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吹响了北山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冲锋号。
这是一项重大决策,也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北山治理事关我市在经济转型中能否顺利走向绿色发展道路,事关城市能否获取打造良好生态环境的永续动力,事关全市人民能否真正享受改革发展的红利。
这是一场“啃硬骨头”的攻坚战。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制订方案、量化目标、细化任务、责任到人,成立了北山治理和环境保护指挥部,把北山生态环境治理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突破口,市纪委加强督导问责,及时通报北山治理不力的单位和党员干部。壮士断腕!经过一段时期的大力整治,我市这个多年无法治愈的“顽症”,终于得到根治。
曾几何时,焦作严重的雾霾被百姓吐槽。新一届市委班子以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心坚决向大气污染“亮剑”:关停污染企业,封堵违规矿洞,坚决整治“抛撒滴漏”,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一场史无前例的环保战役打响了!
“干线公路要达到保洁、保湿两项标准;施工工地必须做到‘六必须、六不准’和‘六个百分之百’,达不到要求的必须停工整改……”去年7月30日,市公路局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对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为把各施工工地打造成扬尘治理的样板工程,示范区对新开工项目扬尘防治不达标、措施不到位和存在扬尘污染隐患的工地,一律不予办理相关手续;对施工工地分组包干、责任到人,全天候进行监督。相关部门一律执行节假日不休、夜间轮休的工作模式,严厉督查施工工地扬尘治理工作落实情况。
整治大气污染,得到了全市上下的积极响应,通过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市大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抬头看见蓝天白云不再是怀川百姓的梦想。
倾注洪荒之力
打造宜居之城
去年中秋节假期过后,许多市民发现南水北调总干渠两侧的垃圾不见了。“堆积如山的垃圾在短时间内被清运完毕,有关部门真是用了洪荒之力,值得点赞。”去年9月19日上午,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的市民张秋芳兴奋地说。
清除城中村、主次干道沿线等城市重点部位积存已久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是我市“垃圾围城”专项整治行动的重点。为整治“污染围城”,营造清洁优美的人居环境,市委、市政府从去年9月份开始,开展“垃圾围城”“堆料围城”“废品围城”“冶炼(土小)围城”“涂装围城”等集中整治工作。全市上下广泛宣传、层层动员,明确分工、突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清运垃圾,顺利完成了垃圾清运任务。通过全民“围剿”,截至去年9月19日,我市四城区及示范区共清运垃圾241万立方米,我市“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环境卫生、文明程度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也反映了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我市举办“一赛一节”,邀请四海宾朋,展示城市形象。城市环境不好,就会严重影响城市形象,进而影响城市的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为创优发展环境,3月9日上午,我市召开了“一赛一节”暨“四城联创”工作动员会,酝酿已久的“一赛一节”和“四城联创”攻坚战正式打响。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克服各种困难,昼夜奋战,从主次干道施工到背街小巷整治,从拆除私搭乱建到治理占道经营,我市处处体现了“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工作热情和干事活力。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群众牺牲个人利益,顾全大局,积极配合“四城联创”工作,为推进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7月10日,《焦作日报》刊登一则喜讯:我市南水北调绿化带集中征迁全面完成,绿化带征迁范围内协议签订率、搬空率、拆除率实现“三个100%”。
这则喜讯令人振奋,其中的分量是沉甸甸的。多年来,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征迁是我市一个大难题,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去年,我市把这项工作作为重要大事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组织各种车辆、机械,广大党员干部加班加点、昼夜奋战,市领导亲自到一线督导,协调解决征迁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特别在做好了最后一批“堡垒户”的思想工作后,解放区和山阳区集中机械、人员,在全面落实环保措施的前提下,不间断、多层面开展剩余房屋拆除工作。两城区主要领导亲临一线,坐镇指挥。包村县级干部、市直工作队队长身先士卒,广大征迁干部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不怕苦、不怕累,不退缩、不放弃,冒酷暑、战高温,加班加点、连续奋战在征迁一线。市委办、市南水北调城区办人员深入重点村进行督促指导,随时协调解决拆除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南水北调城区办八个督导组深入相关征迁村,全天督导征迁工作,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凝聚智慧力量
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首要的是破除自身痼疾,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凝聚全市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工作“一盘棋”。为此,去年10月10日至14日,市委书记王小平带领市四大班子有关领导,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党政负责同志和重点企业负责人,先后赴许昌、南通、扬州三市,针对工业、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学习和考察。
对标先进找差距,步调一致大跨越。与以往学习考察不同的是,我市党政考察团白天学习考察,晚上组织全体人员开展讨论,这种“高密度”的学习考察方式使广大领导干部很快统一了思想认识,大家“跳出焦作看焦作”的意识越来越强。
话不说不透,理不辩不明。为了进一步统一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从去年10月份开始,我市举行了历时两个月的全市“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辩论赛。此次辩论赛共有745支队伍参加,向全市群众奉献了701场精彩的赛事。这次辩论赛使全市上下广开言路、凝心聚力,以观点大碰撞推动观念大更新,以思路大交锋推动思想大解放,为建设“四个焦作”、让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没有比较就不知差距,不学先进就永远落后。要破除我市领导干部思想深处不够开放、不敢开放、故步自封的痼疾,我们必须以先进地市为标杆,切实更新观念,切实把先进思想、先进理念融入干事创业的思路中。3月10日至18日,市委书记王小平再次带领市四大班子有关领导,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党政负责同志和重点企业负责人,赴深圳、杭州、绍兴考察学习,白天与当地党政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座谈,深入企业观摩;晚上举办经济转型专题研修班。9天时间里,研修班共组织10场集中教学、7场现场教学,考察了17家企业,举行了3场讨论会。
一系列“学深杭、促创新”活动有效解决了“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如今,全市上下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在全市工作各个领域,我市党员干部正以无穷的干劲儿,在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新征程中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