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全域旅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旅游扶贫引来致富“活水”
市旅游局探索旅游扶贫工作新模式
“一赛一节”,我们准备好了!
用真诚服务温暖游客心
市旅游局 多措并举树形象
周窑村的“旅游”致富经
修武县 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8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窑村的“旅游”致富经
本报记者 高小豹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从中站区许衡公园沿解放西路至中南路进入中冰线后,继续向山里驱车前行,10多分钟后,道路一侧出现一个“共青林”的木栅栏,只见这里山势平缓,植被郁郁葱葱,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就是中站区龙翔街道周窑村。

  8月29日上午,在绵绵秋雨中,记者在“共青林”木栅栏前停车,沿着一条一米多宽的水泥路步行,两旁的核桃树、樱桃树在雨中青翠欲滴,煞是诱人。

  据了解,“共青林”是广大团员青年致力绿色发展,投身“美丽焦作”建设的实践基地。团市委动员全市广大团员青年,用3年时间建设300亩以核桃树、杏树、桃树、苹果树、樱桃树等为主要树种的经济林,在“共青林”区域逐步推动北山生态修复、魅力乡村建设和助力脱贫攻坚三项目标实现……

  “这里距离城区很近,山间的柏油路平整,每逢周六、周日,会有许多市民来这里登山赏景游玩。”周窑村第一书记薛殿成告诉记者。

  近年来根据游客的需要,周窑村在“共青林”一带建成了一条3公里左右的健身步道。同时,对形成于明清时期的古民居进行了保护,现存的石头窑洞、民居约70座,山神庙、老君庙、古瓷窑、古栈道等标志性古建筑,为喜欢摄影和考古的游客提供了最佳场地。

  优美的自然风光与古老的历史文化,让周窑村在旅游经济中彰显着无尽的魅力。随着我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的深入推进,中站区旅游部门对包括周窑村在内的北部山区进行了整体旅游规划,让亿年溶洞、万亩油松、千年榔榆、百年民居在这里焕发勃勃生机,把山区打造成生态靓丽的风景区、宜居宜游的休闲区、功能完善的养生区。

  “目前,我们正协调有关单位对北部山区进行旅游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成为连接南太行东西、南北的核心旅游景区。一方面,可丰富焦作旅游产品市场,形成亮点;另一方面,可助推中站区产业结构优化和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中站区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凌对记者说。

  望着满山的果树,周窑村党支部书记连足意说:“现在正是核桃收获的季节,再过些日子,柿子、红薯、小米也将进入成熟期。届时,市民来这里游玩时,还可以买到特色山货。我们将把这里建设成一个现代化康体养生、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为市民营造更加便利、舒适的旅游环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