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焦作旅游资源“活”起来
焦作日报社邀请安达公司专家 举办消防知识讲座
省烟草业转型升级 专项调研督导组莅焦调研
图片新闻
一周精选(8月22日至8月28日)
碧水如韵润山阳
修武:党建创新让农村活力四射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8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焦作旅游资源“活”起来
——市政协常委会围绕全域旅游进行专题议政
作者:本报记者 张 冬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6月14日,市政协副主席田立杰(左二)带领市政协“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打造中原养生地”调研组到三门峡市调研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 政 宣 摄
 
   

  绿树、流水,沿着山间蜿蜒的小道,感受无尽的清凉。在酷热的夏季,我市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到云台山、青天河、青龙峡避暑游玩。正是北依太行、南临黄河的独特地貌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魅力,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游客来了,如何吸引他们住下来?来我市旅游的游客主要在景区游玩,如何让他们真正体验我市独有的文化?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为抓手,高标准规划编制,重点推进云台山、太极文化生态园、嘉应观黄河文化旅游区等项目,启动旅游“1+3”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旅游服务,不断推动旅游业迅猛发展。

  围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的目标,市政协多次开展调研活动,在市政协常委会上,更是将全域旅游作为重要议题进行专题议政。

  挖掘黄河文化 打造旅游新增长极

  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闻名的大河。但就全国的开发情况来看,除了兰州、三门峡、郑州等个别地方有一定程度的开发外,黄河旅游特别是黄河文化旅游,并未在国内国际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沿岸缺少标志性的、展现灿烂黄河文化的旅游目的地。而我市沿黄文化积淀深厚,必须抢抓机遇,把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带打造成为我市全域旅游的拳头产品。

  市政协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委员会的调研报告指出,我市打造黄河文化游,具有历史机遇。一是有政策层面的明确支持。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打造“国家精品旅游带”,黄河华夏文明旅游带名列其中。二是有利于中原城市群发展。开发黄河旅游,为中原城市群提供生态文化旅游产品,是我市旅游产业的机遇,也是我市融入中原城市群的需要。三是抢占黄河全域旅游制高点的需要。我市黄河旅游要想引领黄河华夏文明旅游带,就要集合各地的优质资源,把我市沿黄地区打造成黄河全流域旅游的桥头堡、旅游集散地、核心旅游区,抢占黄河华夏文明旅游带的制高点。四是我市沿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我市处于黄河流域腹地,沿黄文化积淀深厚,历史遗存众多,民俗文化特色突出。

  与市政协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委员会的调研报告不谋而合,市政协委员、市艺术研究所所长胡红兵也建议我市要发展黄河旅游。他认为,嘉应观是我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黄史的庙观,也是我省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清代建筑群,文化内涵丰富,是黄河文化的集大成者。嘉应观不仅是清代的治黄指挥部,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也是号令沿黄九省的治黄中心。所以说,我市应该充分挖掘嘉应观黄河文化资源,凸显嘉应观在古今治黄史上的重要地位,把嘉应观打造成展示中华民族治黄辉煌历史和民族精神的博物馆。

  市政协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委员会的调研报告建议我市应将嘉应观、妙乐寺、陈家沟、韩愈文化园等作为黄河旅游带龙头景区,串联沿线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配合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和湿地恢复建设,优化整合开发精品旅游线路。要开发黄河历史文化。举办黄河文化节,筹建黄河文化大型实景演艺基地,真实再现古人治黄祭黄场景和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筹划感恩母亲河祈福仪式、黄河音乐节、诗歌朗诵等活动。要充分重视饮食在旅游要素中的首要位置和作用,把黄河大鲤鱼、武陟油茶、孟州凉粉、炒面、怀药等特色美味列入游客的菜单,同时可融入沿黄其他地市招牌菜,让饮食文化成为黄河游的闪亮点和吸引点。

  发挥文化优势 打造中原养生地

  来我市旅游,除了欣赏美景,还能做什么,如何让我市特有的文化要素活起来,让太极文化和“四大怀药”发挥出特有的价值?调查显示,73.9%到我市的国内游客目的是观光游览,游客在我市的人均停留时间为1.3天,与旅游发达地区浙江省的2.1天差距较大。为此,市政协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委员会的调研报告建议,我市要围绕太极拳和“四大怀药”特色养生资源,制造热门IP,对标自驾游最佳半径300公里内的1亿人口的大市场,发展健康疗养、休闲度假、文体交流等新业态,打造中原养生地,留住客人,留久客人,实现全域发展。

  怎样让太极拳与养生产业融合?调研报告建议,要深入挖掘太极拳养生功能,以陈家沟现有的武馆、武校、家庭武馆等设施为依托,将陈家沟打造为世界太极拳培训基地。要将太极拳培训模式化、产业化,以客人自身年龄体质、培训时间长短、培训目标等为标准,提供多种类、多层次的太极培训产品,提升游客的体验感。要选择陈家沟及周边沿黄沿滩、远离污染、生态良好的地点,谋划建设集太极养生、食疗养生、医疗康复、温泉疗养、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康养服务机构和度假养生基地,营造安静舒适、私密温馨的疗养环境,拉长养生产业链。

  怎样打造怀药养生产业?调研报告认为,要做好旅游+中医药。利用怀药规模化种植基地,让游客实地参观、采摘、品尝,体验“四大怀药”食药一体的养生效果。要开发药膳养生。举办药膳饮食大赛,鼓励研发怀药药膳和特色养生小吃,促进餐饮从业者积极参与养生餐饮经营。要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大力开发山药等药食同源药材的潜在价值,发展特色保健休闲食品、功能饮料等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加强营销推广,拉动旅游消费。要开发传统医药文化。打造特色药店药铺,重振重现怀药老字号,凸显怀药道地药材、遵古炮制的特点。挖掘我市养生文化资源,整合孙思邈药王文化资源,开发医药文化养生旅游产品。

  转变营销思路 叫响怀川全域旅游品牌

  “焦作的旅游曾经在营销方面取得突破,产生了‘焦作现象’,引起了全国的热烈讨论。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焦作当前把全域旅游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工作及时、措施得当。焦作无论从山水资源、历史人文底蕴等角度来说,都到了从观光旅游向全面休闲养生度假旅游转型的关口。”在市政协常委会上,市政协邀请的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副所长、旅游系副教授周永广建议,焦作要深化对旅游产业链的认识。不单单只做门票经济,而是通过打造各种节庆和活动、各种吃喝玩乐业态、各类夜消费场所,拉升产业链。要在旅游空间上做转换,从单纯的太行山水游扩展到沿黄旅游。要把资金更多地投入到网络营销当中去,利用好各类互联网平台,投入到郑州等周边人群的营销中去。如果做好了郑州市场的营销,吸引百万游客过大河,来焦作旅游消费,会带来巨大的效益。”

  市政协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委员会的调研报告也建议,我市要传承云台山营销成功经验,转变营销思路,主动迎合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将主要的营销资金从电视平台转移到新媒体平台和周边省市的营销上,打响焦作全域旅游。要积极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开展营销。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网络公司制作内容,打造新潮又专业的公众号,定期推送游客在不同季节到焦作特别是沿黄地区的太极体验、养生体验、游览体验。要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外国人群接触新媒体和旅游习惯调研,或聘请国外人士直接参与营销,使国际营销策略更契合外国人旅游的兴奋点。要把黄河旅游带与太行山水捆绑宣传,精心制作双语旅游指南、旅游地图、特制明信片等纸质宣传页,将其投放在我市各景区、游客中心、交通枢纽、酒店、农家乐等处,让来焦作观光山水的游客知晓焦作旅游的新选择。要联合省内郑州、洛阳、三门峡、济源及山西运城、临汾和陕西渭南、延安等地市的旅游部门,对黄河武陟到壶口段进行华夏文明旅游带联合推介,共同打造3日至7日的旅游产品。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