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截至目前,《实施方案》中明确的3年建设目标任务进展顺利,在总投资45.38亿元的11个示范工程中,引黄(沁)入焦、高效节水灌溉、北山治理、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回用工程、焦博修水系连通工程、温县水系连通工程、现代生态水网自动化与调度系统7个示范工程已完工,其余4个示范工程正在加快推进,有望今年年底全面完成;在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水安全保障、水管理创新、水文化传承6个方面19个主要考核指标中,12项指标已完成,其余7项指标可望今年年底达到目标要求。
各县(市)区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各自发力,各具特色。孟州市的“水美乡村”,生态水系项目完成投资4.6亿元,环城水系北线工程建成通水,南线工程和莫沟“水美乡村”工程基本完工,西线工程正在进行土方开挖及地面附着物拆迁清理。沁阳市的“三水润沁”,水系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8亿元,沁北供水管线、引丹入城项目建成通水,总干河城区段改造工程正在推进。温县的环城水系,主要实施环城水系工程、引黄及引沁工程,目前已完成投资1.7亿元。博爱县的河道治理,完成总投资3.8亿元,8条城区河道治理已全部完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沁泉湖景观,总投资2.9亿元,目前正在推进。
在水文化建设方面,我市强化水情教育基地申报创建工作,广利灌区古渠首水利工程教育基地荣获省级水情教育基地称号,即将正式挂牌;引沁灌区古渠首、武陟县嘉应观等将继续申报省级水情教育基地,广利灌区古渠首积极申报国家级水情教育基地,争取明年申报成功。
借势借力 引水入城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长期过度开采煤矿资源,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表水资源严重匮乏,河湖生态日趋恶化,我市人均水资源量仅占全国人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和我省人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市的基本市情和水情。
多年来,由于没有科学、系统的规划,黄河水、沁河水、丹河水,从“城门口”白白流走,大量引水指标白白浪费。我市人均水资源量为223立方米,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十分之一,属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由于没有水源,全市除龙源湖外,城区没有一块像样的水面,即便是龙源湖,也因没有水源而面临干涸的境地。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水从哪里来是关键。只有引水入城,才能提供足够的水资源保障和水资源支撑,解决我市地表水匮乏问题。如何引水入城?就是借助周边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南引黄河水入城,北蓄雨洪水调节,西用过境地表水,留住丹江过境水。引黄入焦,引黄河、沁河水一路向北,送入大沙河,每年引水5300万立方米。引丹入焦,每年引丹河过境水3000万立方米。为了蓄住城区北部的雨洪水,我市根据北部自然地势,除群英水库外,在普济河、群英河、瓮涧河上游,分别规划建设了影视湖、龙寺、圆融3座山区调蓄水库,为城区纵向河道提供水源保障。
引黄入焦工程既是引水入城的“一号工程”,又是引沁入焦的重点工程,更是我市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重中之重。该工程总投资1.6亿元,于2014年1月8日正式通水。2016年,按照市委城市工作会议、市十一次党代会“生态立市、高标一流”的要求,由市水利局牵头,对大沙河生态治理规划进行提升。今年3月3日,王小平主持召开市委议事会,专题听取我市水生态规划编制汇报,要求早日将焦作打造成生态绿城、水域靓城。目前,规划提升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完成。经市委、市政府同意,成立焦作市水生态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并由其作为该项目融资主体,通过PPP模式,实施与中字头、国字头等社会资本方的积极合作。
大沙河水面景观提升工程于今年4月开工建设,共开工建设5座拦河坝,通过建设景观拦河坝来实现大沙河连续景观水面效果。目前,迎宾路上下游的两座拦河坝建设已接近尾声,预计9月上旬蓄水溢流,形成水面景观,另外3座拦河坝今年年底全部完工。焦武路至中原路10公里的大沙河生态治理提升工程也将于今年10月开工建设,同期开工的还有位于迎宾路两侧的黄河文化主题公园。
治水治脏 秀水常清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市水环境遭到破坏,地下水体污染、雨污分流设施不完善,“水脏”问题日益凸显,损害城市人居环境,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城市黑臭水体成为百姓反映强烈的水环境问题。
市委、市政府下决心治理黑臭水体,要让脏水变清水。治理目标是城区14条黑臭水体,长度约53.8公里,新敷设截污管道53公里,计划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统筹推进水环境治理,提升城市河道、湖泊水环境质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整个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计划2017年年底基本消除建成区内的黑臭水体。
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和部署,今年年初以来,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组围绕目标任务,采取多种措施,狠下功夫抓落实、求突破,各有关责任单位及城区积极配合、打破常规,开辟绿色通道,全力助推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黑臭水体截污管道工程于6月底进场施工,截至目前已完成瓮涧河、龙源路截污管网工程,解决了瓮涧河、普济河、黑河、新河4条河道19.2公里污水明流问题。田涧沟、白马门河、群英河、瓮涧河(影视路至北环路)、南水北调北侧临时雨污合流沟截污管道工程正在施工。李河截污管道工程已完成施工、监理招标,近期进场施工。新排查出的小张河也即将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对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老百姓最有发言权。“焦作的水更清了、更美了,生活更舒适了!”这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
采访感言:党的十八大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5年间,尤其是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生态立市战略以来,全市干部群众上下联动、协力奋战,积极探索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的水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然而治水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按照高标一流的标准,我市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治水、引水、美水、净水,让我们创新实干、创优争先,再现水之美、再塑水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