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确立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262家,修武县榜上有名。今年,“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是国家旅游局对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验收之年。目前,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在即,修武县各级各部门以山为根,龙头带动持续发力;以人为本,扮靓全域最美风景,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积极推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抓好、抓细、抓实,全力以赴打一场漂亮的创建攻坚战。
每一步,都精心布局、傲立潮头。驰名中外的云台山美景,让多少游客流连忘返,交口称赞。
每一步,都谋定后动、奋发作为。2016年2月,修武县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续写着新的传奇。
每一步,都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紧紧围绕“全域统筹、景城联动、产业融合、优化提升”的总体思路,坚持龙头景区带动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修武县拉高标杆、加压奋进,瞄准短板、挂图作战,高标一流开展创建工作,力促旅游业转型提升。
党政统筹 全域设计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修武成立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创建工作指挥部,先后召开6次全县性的工作安排会、推进会,进行周密部署;将全域旅游创建列入政府目标考核范围,县委、县政府两办督查室加强督导,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对创建工作不作为、慢作为的责任追究,真正做到党政主导、党政领导、党政推动、党政监督,全程为创建工作保驾护航;确定以“面(全域统筹)、核(云台山景区)、轴(景城联动轴)、点(项目支撑)、带(旅游景观带)”为核心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聘请北京巅峰智业编制《修武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从战略层面解决定位与突破方向的问题。
同时,该县积极探索建立“1+3+N”的旅游先进管理模式,在全省率先启动建立“旅游警察大队+旅游法庭+工商旅游分局”三位一体的旅游综合执法体系。今年又在“N”上做文章,成立旅游物价巡查大队、旅游食品安全监管大队。“3+2”单位在云台山景区综合服务楼集中办公,为游客提供更加快捷的旅游服务,打通服务游客的“最后一公里”。
龙头带动 全域引领
成立由县委书记挂帅、五大班子共同参与的支持服务云台山发展工作委员会,针对景区发展的重大难题和决策,集体参与、群策群力,助力景区上市;充分发挥云台山的龙头带动作用,从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市场营销、管理服务等方面,对云台山进行精品景区提升,丰富产品类型,加快修武旅游的国际化进程,打造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基础设施方面,加紧推进凤凰岭、青龙峡、茱萸峰三条索道建设,修武火车站西站、岸上服务区和青龙峡三个游客服务中心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与广东白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合作云台山航空旅游项目,实现紧急救援、低空旅游两个功能。产业提升方面,云台山地质博物馆已开馆,云武堂项目正式运营,与世贸天阶集团合作的云台山旅游综合度假区项目、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合作的云台山创意文化园项目均在加快实施。开发建设夜游云溪谷、特色小吃城和3D环球影院等项目,提升修武旅游吸引力。宣传营销方面,持续巩固“云台山号”旅游专列等营销成果,云台山景区成功在世界著名社交网站“脸书”“推特”建立推广平台,强力开发国际市场。发挥匠心精神,对郑云高速云台山下站口进行“云台山化”包装,让游客一下高速公路就能感受到“云台山形象”。服务标准方面,从严要求,定目标、给动力,提炼云台山精神,提升景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以精细化服务认真践行“不让一位游客受委屈”的承诺。
以人为本 全域迎宾
山是最美的期待,人是最美的风景。从山水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人”的因素所带来的环境效应至关重要。在旅游工作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修武都把“人”作为核心要素,通过用服务感动游客、用微笑点缀风景,在全县营造“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文明氛围,提升旅游竞争软实力,打造修武旅游亮点。该县开展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为主题的全域旅游“五进”宣传工作,发放印有创建知识的宣传折页、书签、扇子和档案袋等宣传品10万余份;在全县机关单位、银行网点、宾馆酒店、旅行社的LED屏幕循环播放创建宣传标语;举办由10类不同行业人群共1000余人参加的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集中宣誓签名活动,通过各类媒体发布《修武县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倡议书》,并制作展板在全县居民楼院、银行大厅、商场、影院等人流密集场所宣传;对县城主要道路沿线道旗、户外广告、公交车和出租车车身进行统一全域旅游宣传内容设计,在城区6条主干道安装900多面宣传道旗,更换11个大型户外广告,包装80辆出租车和12辆公交车车身广告,营造全域旅游宣传氛围,激发全民参与创建工作。
今年,该县还成功引进台湾优势职业教育,引入原版教材、当地教师、先进理念,启动“台湾特色班”旅游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不仅能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短期技能提升培训,还为修武乃至全省储备旅游专业人才提供智力支撑。
合力推进 全域融合
一抓与城建的融合。立足“景城融合”,启动总投资18.8亿元的城建基础设施十大项目30个工程。开工建设竹林大道、健康路东延、体育路西延等10条城区道路和30条背街小巷,搭建“七纵八横”的城区路网框架。投资10亿元对运粮河进行大规模生态改造,打造旅游城市景观河,实现游客和居民的共建共享。
二抓与交通的融合。紧紧抓住郑州上升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机遇和郑云高速公路、郑焦铁路两条交通动脉开通的契机,让修武进入“一小时中原经济圈”,周边城市进入云台山“一小时旅游圈”,积极融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圈和中原城市群。在公路绿色廊道建设中,投资4000万元建设公路绿色廊道38公里。投资1亿元绿化郑云高速公路、长济高速公路48公里。对入县口、高速公路进出口等重要节点,进行景观设计,打造节点景观13个。
三抓与金融的融合。出台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县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用于包括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在内的全域旅游工作奖补。由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焦作云台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修武县·云台山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基金,设置规模为50亿元人民币。基金建立后,为全县全域旅游“景城融合”项目提供资金保障。通过与国开行合作,吸纳社会资本,整合交通、水利、电力、农业等各类项目资金等方式,融资7亿元投入全域旅游。
突出特色 全域发展
做好“旅游+民宿”文章。建立民宿资源库,制定出台民宿产业发展意见和扶持政策。投资4600万元建设金云路、东虎路,打造乡村旅游环线,带动山区民宿资源开发。投资2.3亿元的云上的院子·乡村度假小镇示范点预计9月份完工,竹韵闲园、云栖雅苑等一批农家精品民宿项目陆续建成,规划设计西村乡陪嫁妆村高端民宿改造项目,建设崖壁酒店、帐篷酒店和爱情花海,打造以爱情为主题的村落文化。
做好“旅游+体育”文章。先后举行了“云台山九九国际登山挑战赛”“云台山山地自行车赛”“云台山中国热气球俱乐部联赛”“倒走扁带速度最快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赛”等多个体育旅游赛事活动。今年6月28日,云台山景区作为河南省唯一一家单位入选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公示的首批30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名录。9月9日,“云台山杯”中国汽车越野巡回赛(COT)2017赛季河南公开赛也将在云台山景区拉开帷幕。
做好“旅游+农业”“旅游+电商”“旅游+特色小镇”“旅游+美丽乡村”系列文章。实施旅游“后备厢工程”,研发云台冰菊、水果玉米、彩虹西瓜、天蜜脆梨甜瓜、晚秋黄梨等特色农产品。阿里巴巴集团与修武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覆盖县、乡、村三位一体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网络。冰菊小镇、当阳峪绞胎瓷小镇、七贤培训康养小镇、巴士房车小镇等项目均在顺利推进。今年,该县成功入选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在省财政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的大力支持下,预计到2019年年底,全县将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70%的行政村达到宜居乡村标准,30%的行政村达到美好乡村标准。
风好正扬帆,聚力再出发。修武,一个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县,一个革故鼎新、锐意进取的县城,今天,站在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起点,修武人民一定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新成就。徐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