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柏生
在修武县人民法院,有这样一枚“定海神针”,她在哪里,哪里就能聚气凝神,人心稳工作顺,让领导放心。“把最放心的人放到最不放心的地方,就是最好的安排。”这是法院领导对该院执行局局长杜洁的信任和评价。
从书记员到经济庭助理审判员、刑庭副庭长,从被“委以重任”去立案庭当庭长、到周庄法庭任庭长,再到今年年初“临危受命”就任执行局局长,一路走来,杜洁几乎把主要业务庭室干了一遍,创造了修武法院第一个女法官下法庭任庭长、全市法院系统第一个女执行局长两个第一。
不仅如此,杜洁也是修武法院闪耀的一面旗帜,在每一个岗位上都留下了精彩的一页。20多年来,她三次被市中级法院荣记个人三等功,两次被省高院荣记个人二等功,被省委政法委评为中原卫士和执法先进个人,被省高院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被焦作市委政法委评为优秀青年卫士,并当选焦作市第十次、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2016年2月被评为焦作市十大优秀法官。
走近杜洁,她的坚强和沉稳让我们感受到了岁月及不同岗位的磨炼,她的勇于担当和创新实践,亦能让我们感受到,她是在用心、用脑、用力做好每一件事,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挑起一副副重担。
“没有压力是假的。”想起今年年初院领导找自己谈话调整岗位时的情景,杜洁依然能感受到那分复杂的心情。
当时,杜洁正带领着她的团队在周庄法庭大显身手。在周庄法庭的三年多时间,法庭先后荣获全省公务员执法示范岗、焦作市优秀人民法庭、焦作市支持乡镇工作优秀单位等称号,并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2016年12月31日,杜洁接到通知,到执行局任局长,这也意味着,她成为焦作市两级法院中唯一的一名女执行局局长。
“全国上下都在攻坚执行难,修武法院的情况不容乐观,案多人少矛盾突出,接手时有3000多起积案,执行局只有12个人,一辆办案车,且人心不稳,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慢作为现象多,群众意见也大。我这也算是临危受命吧。”如今的杜洁,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恐慌”“迷茫”,多了几分坦然。执行难,除了人员少、装备差等客观条件,干警素质的提升、强化法律的权威、执行理念的创新也势在必行。杜洁这样认为。
到执行局工作后,她改变传统办案理念,进一步明确了执行工作的强制性观念、约束性观念、主动性观念。“强制性是执行工作的本质属性。要将强制性贯穿到执行工作的始终,在此基础上,主张和平、理性执行,但绝不是赔笑脸、说好话求人。”杜洁说。
6月28日4时,杜洁带领执行干警来到城关镇某村的秦某家,将在家睡觉的秦某带到法院。已经多次与干警周旋并几次被拘传的秦某仍不以为然。当干警告知他,法院将以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对他追究刑事责任,他将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等严重后果时,秦某不淡定了,急忙打电话给家属,当天就把3.8万元赔偿款缴了。
借助当前法院系统开展的法官员额制改革和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杜洁积极争取院党组支持,大胆改革,构建了大执行格局,执行局下设1个执行指挥中心、1个执行裁决庭、4个执行实施团队、1个法警中队,人数增加到31人,增加4辆公务用车,4个执行实施团队实行辖区案件归口办理,案件责任到团队,并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同时,杜洁创新执行理念,把纪检监察引入执行工作,建立纪检组派驻执行局纪检专员制度,重点督办涉执信访案件,严查执行不作为、乱作为;建立案件更换承办法官执行机制,实行当事人选择法官执行员执行制度;建立执行现场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察院派员参加监督机制,保证了依法执行、规范执行和阳光执行。仅仅几个月时间,杜洁就将一个个执行团队打造成了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铁军”。
半年时间,修武法院就执结案件706件,其中执行完毕438件,实际执结率达62.04%,远超省高院标准。
“杜局长刚就任那段时间,正值春节前夕的‘春雷行动’,她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无论白天执行还是晚上执行,她都带领大家一起参加,一个月时间就瘦了五六公斤,春节都没休息。”说起杜洁的拼劲,第二团队负责人姜甜甜既心疼又感动。
“忘我工作为的就是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当事人的权益,不负法官的称谓,保证法律的天平不失衡。”杜洁说。
她曾花费6个小时时间,调解履行一起拖延了4年的诉讼纠纷执行案件,原告和被告相约送来锦旗表示感谢;她曾审慎分析,认为指控张某涉嫌犯贪污罪的主要证据不充分,依法判决公诉机关指控张某犯贪污罪不能成立,公诉机关没有抗诉;她曾开创了修武法院刑事审判一案审理被告人人数最多、案件数量最多、判决书最长、审限却最短的纪录;她积极推行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使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15天,积极推行普通程序简化审制度,使庭审时间比以往缩短一半。
在法院工作20多年,历经磨炼,如今又身处执行一线,杜洁更感到肩上的责任重了。但是,她依然充满激情,用执着捍卫法律的尊严,用言行践行法官的担当。她说,只要用心、用脑、用力工作,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