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
这是一粒大米穿越千年的丝路之旅。
北宋年间,中国从东南亚引入耐旱多产的“占城稻”,使得苏皖浙赣地区粮食大幅增产。一千年后的今天,中国企业家把中国的技术标准带回了东南亚的老挝等地,造福中老两国人民。
如同那粒为中老人民带来幸福与温饱的大米种子,“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中国与世界的未来撒下希望的种子。
如何抓住机遇、推进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怎样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引领世界经济走出低谷?“一带一路”倡议,正是习近平勇立时代潮头,着眼各国共同发展作出的响亮回答。
【字幕】2017年5月15日 中国北京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
【同期】习近平
这项倡议源于我对世界形势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在各国彼此依存、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的今天,单凭单个国家的力量难以独善其身,也无法解决世界面临的问题。只有对接各国彼此政策,在全球更大范围内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才能形成合力,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共同发展。
【解说词】
沿历史长河溯流而上,绵亘万里的古丝绸之路,留下无数宝贵遗产,赋予后人深刻启迪。2013年金秋九月,在古丝绸之路经由地哈萨克斯坦,习近平鉴往知来,向世界发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真诚邀约。
【字幕】2013年9月7日 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 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
【同期】习近平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
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解说词】
向海而生,向海而兴。无论在福建、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区主政一方,还是作为国家主席谋划全局,习近平对海洋的思考从未停止。
【解说词】
2013年10月,在郑和下西洋曾经到访过的印尼群岛,习近平向世界勾勒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宏伟蓝图。
【字幕】2013年10月3日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印尼国会演讲
【同期】习近平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解说词】
“一带一路”倡议呱呱坠地!它充满了生机,代表着创新,在中国梦与世界梦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它将怎样改变中国?又将给世界什么样的惊喜呢?
丝路兴,中国兴,世界兴。“一带一路”的提出唤醒了繁盛丝路的历史基因,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字幕】2016年8月17日 中国北京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
【同期】习近平
第一个问题,讲讲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对于我国发展的历史意义。
【字幕】2015年3月29日 中国海南 会见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成员
【同期】习近平
“一带一路”,历史上它是中国打开封闭之门,向外开放,和睦邻邦,并且造成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一个历史上的现象。所以理念的东西就要贯彻,贯彻就要部署要落实,而且落实是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解说词】
为倡议更多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在各个双边、多边外交舞台上亲自沟通、增信释疑,赢得多国领导人的信任与支持。
【解说词】
如今,不仅是欧亚经济联盟,“一带一路”建设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土耳其“中间走廊”、蒙古国“发展之路”、越南“两廊一圈”、英国“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波兰“琥珀之路”、沙特阿拉伯“2030愿景”、欧洲“容克计划”等,一一实现对接。
【字幕】2015年3月26日 中国北京 人民大会堂会见斯里兰卡总统
【同期】习近平
中斯友好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无论国际风云和国内局势如何变动,我们双方都应该坚持中斯友好、合作共赢。
【解说词】
2015年3月,来华访问的西里塞纳总统向习近平表示,科伦坡港口城出现的情况是暂时的,问题不在中方。2016年8月,中国企业与斯方签署港口城项目新协议;9月29日,港口城重启建设。
【字幕】2017年1月18日 联合国日内瓦总部 “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
【同期】习近平
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一大批早期收获项目落地开花。
【字幕】2015年4月21日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 巴基斯坦议会演讲
【同期】习近平
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巴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要发挥走廊建设对两国务实合作的引领作用,以走廊建设为中心,以瓜达尔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为重点,形成“1+4”合作布局。
【解说词】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从张骞的“凿空之旅”,到郑和七下西洋,我们的祖先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穿梭往返,书写了无数互联互通的传奇故事。
【字幕】2014年11月8日 中国北京 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
【同期】习近平
今天,我们要建设的互联互通,不仅是修桥修路,不光是平面化和单线条的联通,应该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齐头并进。
【解说词】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见证着交通往来和商贸兴盛,也留下多姿多彩的文明互鉴篇章。
陕西,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地。30年前,这里的一项大发现震惊世界。考古人员从法门寺地宫中发现大量文物,其中包括20多件美轮美奂、极具异域风情的琉璃器。
【字幕】2014年3月27日 法国巴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
【同期】习近平
这是唐代传入中国的东罗马和伊斯兰的琉璃器。我在欣赏这些域外文物时,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对待不同文明,不能只满足于欣赏它们产生的精美物件,更应该去领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
【解说词】
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一带一路”上,“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字幕】2014年6月5日 中国北京 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
【同期】习近平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解说词】
4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成果超出预期。经济走廊建设稳步推进,互联互通网络逐步成型,贸易投资大幅增长,重要项目合作稳步实施。习近平擘画的“区域大合作”正在逐步形成。
【解说词】
5月的北京,张开双臂迎接世界各国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嘉宾。这次盛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主场外交活动,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又一次成功实践。
【字幕】2017年5月14日 中国北京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同期】习近平
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曾经是“流淌着牛奶和蜂蜜的地方”,如今很多地方却成了冲突动荡和危机挑战的代名词,这种状况不能再持续下去。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
【解说词】
2016年11月17日,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首次将“一带一路”倡议写入决议,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普遍支持。3个月后,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联合国多份相关决议。
【解说词】
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一带一路”,正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理念新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开放”纳入新发展理念,推动对外开放不断迈上新台阶。
开放的中国,欢迎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也为世界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