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举行
国隆实业领跑装配式建筑产业
推动农村党建与脱贫攻坚“双促双赢”
中国书法家协会“送欢乐 下基层”走进陈家沟
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议
我市健儿全运会再夺2金2铜
“四城联创”红黑榜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9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农村党建与脱贫攻坚“双促双赢”
本报记者 董柏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脱贫攻坚是全党的重要使命,是一项极其严肃的政治任务。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力推进。

  去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部署要求,把夯实农村党建与实现脱贫攻坚紧密结合,通过建强组织、抓好队伍、强化保障、压实责任,不断增强农村党组织的整体功能,推动了农村党建与脱贫攻坚的“双促双赢”。

  强化班子建设,提升脱贫攻坚动力

  贫困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如何,直接影响着扶贫政策的实施、贫困户脱贫的进度。因此,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突出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脱贫攻坚中显得尤为重要。

  我市坚持把建强农村两委班子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基础和前提,持续补齐短板、精准发力。

  在补短板上下功夫,为全市28个缺党组织书记的村全部选配了新的党组织书记。在提素质上下功夫,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扎实开展贫困村两委班子素质提升工程,市县乡三级先后培训村两委干部7300余人次,帮助村两委干部提升带富能力,增强脱贫信心。在典型引领上下功夫,创新七一表彰形式,举办“榜样的力量”颁奖晚会,通过播放事迹短片、颁发奖杯、授予奖牌等形式,隆重表彰了30余名在脱贫攻坚中贡献突出的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并持续开展事迹宣传活动,举办巡回演讲4场,微信公众号连续7期播发典型事迹,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助力扶贫。

  武陟县大封镇老催庄村坚持以“抓党建促脱贫”为导向,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的“领头雁”作用、发挥广大党员的“贴心人”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作用,先后建成面积7300平方米和6100平方米的村西、村东两个文化广场和游园,修建了300平方米农村折叠式群众大戏台,配备了健身器材和体育器材;筹资65万元修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农村新型医疗保健中心和慈善幸福院;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建立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机制,全村36名党员和92户贫困户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先后解决了贫困户报户口、办理低保、评残、危房拆除、就医等现实困难和问题62件;依托村级慈善幸福院,解决了4户没有劳动力的孤寡老人的一日三餐问题;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扶贫慈善资金募集活动,共募集资金44.18万元,用于特殊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病残家庭援助等。

  博爱县清化镇街道南朱营村通过成立村脱贫攻坚责任组,建立党小组、设立党员学习日,开展创建“五强党支部”、争当“十星党员”活动,重大扶贫事项采取“五必访、五必查”工作法,第一书记定期向贫困户述职,党支部联系困难群众“六必到、六必帮”,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等创新举措,着力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了基础。

  抓好驻村队伍,激发脱贫攻坚活力

  驻村帮扶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能否真抓实干、真情助困,不仅关乎扶贫政策的落实,也关乎着党和政府的形象。

  我市把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安排了第一书记驻村专项经费,支持市派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工作。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观摩交流等形式,先后开办23期各类培训班,培训第一书记2700余人次,全面增强他们的驻村帮扶、脱贫攻坚能力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市委组织部与农业、发改、财政、人社等20多家单位共同汇编了《驻村帮扶工作手册》,收集各类支农惠农政策142项,帮助第一书记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市政府办驻博爱县磨头镇狮口村第一书记牛怀忠带领村两委干部,到兰考和安阳等地考察扶贫攻坚工作和致富项目,学习借鉴外地的脱贫攻坚经验,在多方征询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依托狮口村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村情特点,探索打造了“特色技能培训+扶贫”模式、“电商产业+扶贫”模式、“扶贫车间+扶贫”模式、“光伏产业+扶贫”模式、“集体经济+扶贫”模式、“基础设施+扶贫”模式,有效激发了狮口村脱贫攻坚活力。目前,狮口村已有10户村民成功开设网店,有效安置12名贫困妇女就业,人均月收入可达1800元;5户贫困户成功实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预计每户每年可增加收入3800元。

  市发改委驻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第一书记王晶多方努力,使九渡村列入2016年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陆续争取资金600万元,用于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开发旅游资源。为了使九渡村永久脱贫,走上可持续健康致富道路,王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有效资源,积极与母校河南理工大学沟通,为九渡村免费量身定制了产业发展方案。她多次辗转焦作客运总站、交通运输局等单位,提出想法、商定方案,共同促成了九渡村公交线路的开通。开通公交线路后,村民一小时就可到达焦作,焦作市民去九渡村休闲度假也更方便了。如今,道路平整了,游客也多了,村民家的土特产再也不愁卖了,村民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王太顺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左手和左脚不能自如活动,和80多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但小伙子头脑灵活,且曾经从事淘宝客服工作。温县教育局驻村帮扶队员褚丽君与王太顺结为帮扶对子后,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其开设了淘宝店铺,主要经营铁棍山药、菊花茶、蜂蜜等土特产品。为帮王太顺治病,褚丽君又帮助他开通“轻松筹”大病众筹平台,众筹资金近3万元。如今,王太顺的生活越过越好,性格也逐渐开朗起来,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和信心。

  重资源整合,凝聚脱贫攻坚合力

  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在脱贫攻坚中,我市积极探索新模式、新举措,创造性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59个有市派驻村第一书记的贫困村,市财政列支147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这些村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增收致富产业;市县两级财政拨付经费4260余万元,为市派驻村第一书记每年安排25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和2万元专项工作经费,为县派驻村第一书记每年安排1万元专项工作经费和10~20万元扶贫资金。通过财政支持、帮扶单位扶持等途径,市、县两级财政共拨付1340余万元,对104个村办公场所进行新建和改扩建,并依托村级办公场所,将劳动保障、医疗救助、司法服务等与群众脱贫致富密切相关的审批项目下放至乡、村两级,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在脱贫攻坚中的服务水平。

  各县(市)区各部门全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扶贫格局,结合实际创新推出了“两定制、一兜底”“3+1+1医疗救助”“‘1234’工作法”“村企对接”“一村一场招聘会、10万岗位送农村”“一山一滩一岭一园一网一盲”脱贫模式。

  武陟县大虹桥乡南张村通过“村党员干部+贫困户+农户+基地”的运营模式,采取产业扶贫资金入股、慈善扶贫资金借给贫困户入股、有能力的贫困户自由资金入股、村两委成员入股等形式,引导贫困户入股草莓园,乡政府对投入的本金作担保,草莓园保证贫困户每年得到不低于股金12%的收益。截至目前,南张村已有19户贫困户入股草莓园,其他贫困户正在积极参与。

  河南理工大学驻博爱县清化镇南朱营村第一书记陈昊,依托河南理工大学广阔的蔬菜水果需求市场,调整南朱营村单一农业种植结构,整合河南理工大学驻村第一书记专项资金、到户增收、产业扶贫、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资金共计300余万元,用于建设无公害蔬菜和水果观光采摘园区,并以村集体名义成立金珠莹农业发展公司,与河南理工大学定向签订收购协议,采取“学校+村委+公司+农户”及贫困户参股分红的经营模式,走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帮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