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听心声,办实事、真扶贫。”这是市中心血站驻村第一书记刘志勇给自己制定的“12字方针”,也是他驻村以来的真实做法和工作体现。
2015年9月,刘志勇受组织委派,到中站区龙翔街道东张庄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驻村后,他紧紧依靠派出单位积极开展工作,立足全局找准工作着力点。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他围绕农村工作大局,密切联系实际,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掀起脱贫攻坚工作热潮。
刘志勇驻村后,通过走访,了解到村民吃水困难问题亟待解决,与村两委会干部多次调研、商议,在区、街道领导及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制订“联村供水”方案,决定从许河村引水进村,解决村民的饮水水源问题;与村两委会干部一道,协调项目建设资金18万元,敷设引水管路1500米,同时对村内蓄水池进行治漏修缮;申请项目建设资金26万元,新修村内道路1300米;打通与许河村的连通道路,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申请专项建设资金5万元,对房屋内外进行全面整修。同时,刘志勇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向市中心血站领导汇报,争取价值2万元的医疗设备和医用冰箱一台,帮助村完成卫生室建设工作,方便村民就医。
刘志勇结合本村土地、林地特性和地理位置,在前期核桃产业基础上,积极谋划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但在产业发展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在核桃病虫害高发时期,如何有效防范和应对,减少因病虫害导致核桃产量、质量下降。他经常在脑海中想的是核桃的长势如何?多少村民家的核桃树有病虫害?遇到了什么样的病虫害?他有空就会跑到市农科所,邀请市农科所专家进村开展专题知识讲座,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讲解,提高村民对核桃树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技术能力。另外,他还多方收集核桃病虫害防治知识素材,印制200余本核桃病虫害防治及管理知识手册,发放给村民进行常态化学习。
自脱贫攻坚整改工作开展以来,刘志勇与村两委会干部就档卡资料整改工作,坚持“准”和“实”的原则,每天起早贪黑走访入户,连续奋战在工作岗位上,加班工作12个小时以上。村两委会干部和村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恨不得替他工作一会儿,让他能吃口热饭、喝口热水。村民们自发送去鸡蛋、水果、饮料进行慰问,纷纷嘱咐他要多注意身体,不要加班工作太晚累坏了身体。
“实践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搞好调查研究,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基础;为群众办实事,是打开驻村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抓好村级班子建设,是完成驻村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我尽管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取得的成绩与上级的要求、村民的期望还有不小的差距。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成绩、纠正不足,把工作进一步做实,把实事进一步办好,努力学习和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刘志勇这样总结自己的帮扶工作。 许来伟 王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