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焦作晚报》报道,近日,八斗才趣味学校在焦东路小学北校区门口举办免费抽奖,奖品是棒棒糖。该校一名学生说:“反正是免费抽奖,不抽白不抽,说不定能抽到棒棒糖呢。”
据该校一名老师介绍,孩子们中奖后不能当场领奖品,必须到八斗才趣味学校领取,这样做的目的是吸引孩子们到该校了解情况,参加该校的培训班。培训机构采用免费抽奖的方式吸引生源,其实是一种变相广告行为。抽奖容易使孩子们上瘾,甚至产生不劳而获的心理,对其成长不利。对此,你咋看?
【观点1+1】
@山西马全和:招收学生靠的是学校硬件实力、师资力量,采用免费抽奖的办法虽能快速引起学生关注,却无法长久。因此,培训学校还需在教学上狠下苦功,才能真正吸引学生。
@芳心云天:强化学校实力、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才是吸引生源的根本,靠小小棒棒糖为诱饵吸引学生的方式不足取,也丝毫扩大不了学校的知名度。
@晓平王: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课外辅导市场的存在本来无可厚非,他们采用免费抽奖的方式吸引生源也是一种营销策略,只要合情、合理、合法,就不用大惊小怪。
@小帅哥Peterwang: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搞点噱头,本来就是培训机构的一种营销策略。如果领奖和报班“捆绑”,就要受到舆论的谴责;如果光是去培训学校领个奖,也没啥好指责的。毕竟报班与不报班,选择权还在家长手里。
@冬瓜柚子楠:那么多的抽奖活动,怎么这一次就变成“不劳而获”了?就算是变相广告,抽奖与否、前往学校与否,完全取决于孩子的个人意愿,一次抽奖活动,并不会使孩子上瘾,或者产生不劳而获的心理,不必小题大做。
@单建华江苏:培训班只有靠实力、靠口碑才能赢得市场。通过免费抽奖这样方式宣传,虽然短时间有可能吸引一些学生的注意,提高知名度,但培训班要真正赢得市场、赢得生源,还得提高教学质量。
@江苏日月江南:商家利用免费抽奖等方式进行商业推广,只要在符合法律的范围内,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如果将免费抽奖的诱饵投向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等未成年人,是值得商榷的。
@z531312762:抽奖是免费的,培训是自愿的,培训学校不过是用这种手段吸引人气罢了,不必上纲上线。
【下期话题】
退学搬砖的“新教育”
与暑假忙着打游戏的一些小学生不一样,11岁的杭州男生小朱,整个暑假都在余杭塘河边把150块红砖搬到150米远的地方,然后再原路搬回,如此循环反复。即便开学了,还在搬。原本要上六年级的他,中途退学了。小朱说,老爸搞金融,在家炒股,老妈搞教育,在家和妹妹念道德经,他自己现在接受一家私人学堂的“新教育”。最近,这个搬砖男孩的故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人认为,家长太偏执,被“新教育”洗脑了;也有人表示,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应该尊重和包容不一样的教育思路。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