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汽车维权不仅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心中之痛,也一直是维权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
据业内人士介绍,汽车“三包”新规政策于2013年10月1日颁布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旦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因为面临举证难的问题,经常出现“胳膊拧不过大腿”的维权局面,大部分消费者最终只能选择妥协。
当车辆遭遇质量问题时,动辄需要上千元甚至数万元的检测费用,而且由于缺少中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消费者来说,坚持维权往往会是一个得不偿失的结果。在维权过程中,对于有争议的汽车售后投诉,消费者往往要几经周折才能与4S店达成和解。一般是由车主向4S店报障检测,然后由4S店向厂家进行反馈、备案。在此过程中,如果遇上4S店的故意刁难,那么解决问题的时间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车主的维权决心也就慢慢地被消磨掉,最后就算有坚持下来的,也会迫于有限的维权成果而选择妥协。
“买车容易退车难,这不单是指汽车行业。就其他产品而言,也经常打出‘一经出售,谢绝退换’的标签。”业内人士表示,当消费者提出换车要求时,厂家往往会对车况进行判定,看车辆是否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而这所需要的时间又难以判定,所以对车主们来说,维权之路遥遥无期。
“目前,汽车4S店售后服务维权难度的确很大。因此,相关部门只能提倡事前小心谨慎,免得事后维权无方。”业内人士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签订购车合同时要小心,在了解相关的汽车消费知识,重视款式、价格的同时,还要留意配置的情况和变化;注重发票、购车合同、说明书等证据的保留;还要留意“订金”和“定金”的区分;交车时要仔细验车,防止汽车因库存、积压、运输而导致的损伤或买到经过改造翻新的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