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武陟:看不够的黄河风光
我市餐饮企业获得中餐烹饪世界锦标赛铜奖
《话说焦作》献礼“一赛一节”
没有一户韩姓人家的韩庄村
柴战柱入选省“四个一批”人才
焦作百姓文化超市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9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武陟:看不够的黄河风光
本报记者 王玮萱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这里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这里是黄河堤坝的起始点,这里是治河文化的荟萃地。

  因大河而建,因大河而兴,滔滔不绝的黄河水浸透了这里的一切。

  这里就是武陟,殷商旧都,治黄重地,九州通衢,董永故里。

  近日,记者走进武陟,走进“黄河文化之乡”,一探母亲河在这里缔造的璀璨文明。

  由武陟县城南上至黄河大堤,当记者行至嘉应观乡御坝村南的黄河大堤时,便见一块高大的景观石耸立路边,其上书“黄河左岸中下游分界处”。同行的武陟县黄河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李从喜、武陟县知名文化人荆小斌站在此处,顺碑界指向东边说:“那边就是桃花峪黄河大桥。”在李从喜与荆小斌的指引下,记者看到碑界的对面还有一通于“雍正二年四月”所立的“御坝”碑,碑高约2米,虽经百年,但字迹清晰可辨。

  “御坝”碑周围已经按照游园样式建设,古老的石碑在花草与凉亭的映衬下,更显高耸与古朴。看来,武陟县正在努力尝试做大黄河文化文章,做强黄河文化产业。

  离“御坝”碑不远便是人民胜利渠渠首。1952年10月,是人民胜利渠渠首建成后的第一个秋天,毛主席兴致勃勃地来到了这里。人民胜利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府在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灌溉工程,它结束了龙王“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历史,揭开了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的序幕。

  随后,记者一行由御坝村向北行至商村,村中最显眼的土冢便是汤王陵。话说,商汤过河灭夏后,曾将都城定于先祖契(大禹治水时的功臣)的故地武陟。令人动容的是,3000多年来,当地百姓依然为汤王守陵。现在的守陵人、75岁的张金祥指着一棵苍老的“人”字槐说:“这棵树是隋唐大将尉迟敬德在黄河边打仗时种植的。”

  “人”字槐树干已被掏空,但生命力依旧顽强,绿色的叶子挂在黑色的枝丫上,别有味道。

  大河激荡,不同的时空在武陟黄河大堤两岸交错出现,厚重的黄河文化在这里表露无遗。漫步武陟黄河大堤,记者行一路,看一路风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应观自不必说。在这里,从皇帝到大臣,再到普通的治水能士,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数不清的治水故事,都被镌刻进了嘉应观齐缝的古老砖墙里。

  与嘉应观里蕴藏着的轰轰烈烈的治水史相比,同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妙乐寺塔伴着大河涛声,更显寂寥空远。妙乐寺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五代大型砖塔。据碑载,塔下珍藏佛之舍利。

  为了更好保护妙乐寺塔,凸显武陟黄河文化特点,近几年来,武陟县将妙乐寺作为重要的文化产业项目进行保护性开发。

  李从喜告诉记者,武陟宗教文化丰富,嘉应观以真人为原型,供奉的是历代治水名臣;妙乐寺是佛家圣地,武陟城内的千佛阁是佛道合一的处所,青龙宫则体现了民间的祈雨文化。

  美景之中,自然生长美妙的爱情故事。沁河大堤下,董永与七仙女合唱了一曲千年恋歌。千百年来,他们的歌声早已飞遍了大河内外,甚至飞到了大洋彼岸。

  山河作美,人文荟萃,武陟黄河文化产业呼之欲出。

  据武陟县文产办副主任瞿宁介绍,近年来,武陟县委、县政府倾力打造黄河文化名片,作为武陟文化产业发展的着力点。目前,武陟县正在围绕嘉应大观园、嘉应小镇、鑫居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嘉应观黄河文化旅游区项目工程。

  嘉应观黄河文化旅游区是河南省沿黄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焦作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十大文化旅游园区之一,也是武陟县实施旅游提升战略的重要板块,先后被列入2014年、2015年河南省A类重点建设项目,2015年中国旅游投资优选项目名录。该旅游区规划总面积22平方公里,位于黄河中下游分界处,是一个充分展示黄河文化和大河风光,集历史文化、科普教育、休闲度假、娱乐观光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性风景旅游区。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