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年初以来,武陟县重点打造1个特色小镇、4个重点示范村,着力打造35个美好乡村、105个宜居乡村。截至目前,该县已累计投入资金3647.7万元,硬化道路27.1千米,修建排水沟41千米,栽植绿化树2.1万棵,维修安装路灯3270盏,涂白墙体7.48万平方米,涂白树木2.8万余棵,绘制文化长廊2.17千米。
该县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精心组织实施,坚持高位推动,先后出台了《2017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包村(街)责任制;各乡镇(街道)、各有关单位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落实责任分工,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为学习外地先进经验,该县多次组织乡镇(街道)及相关村(街)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先后到我市先进村(街)以及开封、济源、山西、河北等地参观学习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各乡镇(街道)印发宣传材料2万余份,刷写张贴标语1000余条。
该县坚持按季节、分阶段、有重点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力促各村(街)针对自身特点,见缝插针赶进度,穿插进行抓建设;出台《武陟县美丽乡村建设考核方案》,分阶段进行考核排名奖补,并将乡镇(街道)、村(街)考核排名予以通报,奖励先进,鞭策后进。
该县实行“五个一”投入机制,其中县财政列出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同时,实行县直单位包村(街)帮扶助建制度,帮扶资金物资达106万元。
各乡镇(街道)、村(街)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积极鼓励群众集资;召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以及在外工作人员座谈会,筹集建设资金。目前,全县共筹集社会捐资410余万元。
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在全县继续推广群众参与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模式,各村(街)以人均5元~10元或户均20元~50元的标准全部缴纳了保洁费,缴费总金额达401.2万元,使常态化保洁得到了保障。
特色小镇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亮点工程,该县嘉应小镇一期工程主体为民俗风情体验区,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共有40家店铺,主要展示小镇风土人情,通过整合、改建,再配以餐饮、休闲购物、旅馆、文化艺术类等商业形态,倾力打造清代文化街、饮食街、娱乐街等。截至目前,嘉应小镇杨庄中心大街19家商铺房屋主体已完工,院门公共区域正在进行绿化;强电、弱电、道路管网、配套设施正在安装施工。
该县坚持把文化工程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计划新建50个文化广场、15个文艺舞台,目前相关村(街)的文化广场及舞台正在建设中。同时,选择大封镇老崔庄村、大虹桥乡西温村、詹店镇张菜园村等10个领导班子团结、基础设施齐全、活动开展经常、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村,作为文化工程亮点村,配合全县的“六大工程”示范村,进行集中打造。各乡镇(街道)按照“月月有活动、月月有主题”的原则,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小董乡举办了董永故里孝子节颁奖晚会,大封镇举行了“文明孝义之星”颁奖典礼,嘉应观乡举办了“学深杭、促创新”演讲比赛等活动。同时,各乡镇(街道)开展邻里守望、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次。
该县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坚持实行一系列监督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陈汇 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