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迎检誓师大会举行
焦作“嫂娘”走上舞台
太极拳展演接力棒传至汕头
我市今年首批应征青年光荣入伍
市领导看望慰问一线教师
市领导督查“四城联创”工作
2017年云台山九九登山挑战赛举行
坚决拿下这块金字招牌
民盟中央调研组莅焦 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9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决拿下这块金字招牌
本报评论员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已经到了决战决胜阶段,值此最后关头,我市隆重召开迎检誓师大会,激情吹响冲锋号,坚决发出攻坚令,号召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咬紧牙关、一鼓作气,努力夺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最终胜利。

  全国文明城市是目前国内综合性最强、含金量最高、标准最严的城市表彰项目,是对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进行评价的最高荣誉。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客观需要,是增进人民福祉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必然要求。“四城联创”工作启动以来,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公共秩序逐步规范、精品亮点日益增多,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也得到不断提升。

  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务必清醒认识到各个城市争先进位的竞争压力,认识到交通秩序、经营秩序等出现反弹带来的巩固压力,认识到市容环境、窗口单位等重点环节不够精细带来的提升压力,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坚决克服懈怠麻痹的厌战心理,再鼓干劲,再强措施,切实抓好各项问题的整改。

  树立必胜信心,全力以赴冲刺。半年来,全市上下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创建的共识高度凝聚,成功创建已经成为全市上下共同的心愿。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到了考场交卷、临门一脚的最后关头,需要比拼的是意志品质,面临挑战的是工作作风。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信心、坚定决心,以志在必得、狭路亮剑的气势,以千帆竞发、勇进者胜的斗志,以饱满热情、奋勇拼搏的作风,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一举成功。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担再奋蹄。我们要紧扣测评要求,全面对标达标。以目标为导向,紧盯测评考核指标,从最关键、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一项一项抓整改、一分一分抓提升,坚决不放过一个指标、不减少一个环节、不漏掉一个项目、不降低一个标准。要强化责任落实,彰显使命担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环节多、要求细、标准高、难度大,特别是在这个关键时期,更需把这项工作作为考验干部作风和素质能力的试金石,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密切配合、狠抓落实。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不是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的“独角戏”,必须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打一场“人民战争”。要突出共建共享,按照“三全”“三带”要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为统领,同时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把重点瞄准涉农街道和城市社区等薄弱环节,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水平。要凝聚最大合力,用整洁的生活环境、顺畅的交通秩序、井然的经营秩序、高效的窗口服务、便利的志愿服务、清爽的视觉空间等实实在在的变化,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好处,赢得群众真心实意的欢迎,激发群众参与创建的热情,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浓厚氛围。

  人心齐,泰山移。肩负着历史的使命、人民的重托,我们务必撸起袖子加油干,苦干实干加巧干,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更加负责的态度、更加务实的行动,坚决拿下这块金字招牌,为加快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再添新动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