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籍贯,盛唐、中唐人讲得非常明确:即河南府所辖之河阳(今河南孟州市)。韩愈自称与友人尊称“昌黎”者,乃韩氏郡望;称“邓州南阳”者,乃韩氏远祖所居之地,与始祖出于韩国而称于韩一样,则是以地为姓。
李翱《祭吏部韩侍郎文》说韩愈卒于长安,而葬时“丧车东来,我刺庐江”(《李公文集》卷一八)。此“东”所指乃河南河阳。祭文用四字韵语,不比散文说得具体。李翱在给他岳母所写的《故朔方节度掌书记殿中侍御史昌黎韩君夫人京兆韦氏墓志铭》里则直说:“原殿中君之先葬于河阳,惟君之没,不得其丧(指韩愈族兄韩弇因吐蕃毁盟被害于朔方事),夫人是以不克葬于河阳,而独坟于陈留,弗克袱于殿中君之族,而依于女子氏之党,以从女子之怀,权道也,且将有待也。”韩君即韩弇,韩愈三叔礼部郎中云卿之子。《韩文公墓铭》亦云:“公长庆四年十二月丙子(二日),遂薨。明年正月,其孤昶(韩愈长子)使奉功绪之录继讣以至。三月癸酉(二十九日)葬河南河阳,乃哭而叙铭其墓。”(《皇甫持正文集》卷六)“功绪之录”,必是韩昶及家人按韩公家世、籍贯、仕历等实录所撰,湜既知情,又据实录,必不会有误。
(作者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会长、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