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焦作体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运动,让城市充满活力
我市小将获20金10银15铜
我市运动员获2金1铜
我市全运会健儿载誉归来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9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运动,让城市充满活力
——我市全民健身活动扫描
作者: 本报记者 孙 军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举办期间,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了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焦作体育再次榜上有名,这是焦作体育连续7次获此殊荣。这一喜讯再次彰显了焦作群众体育的雄厚基础和辉煌成就。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全民健身的持续引导和支持,曾经被视为高消费的健身运动,也越来越接地气,更多的市民能够享受到低价甚至免费的健身服务,越来越多的市民利用“10分钟健身圈”进行晨练、晚练,成立专业健身协会切磋技艺,参加各类运动会,加入各种健身队伍……科学健身,活力四射。

  群众健身设施不断完善

  “我们小区里就有健身设施。”家住山阳区定和街道丰收社区的李先生非常赞同在居民小区增设全民健身设施。

  近年来,我市群众体育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黄昏,从农村到城市,从城东到城西,在条条健身步道上,满是健步走的人群,全市正能量加油站几乎同一时间响起欢快的音乐,随着动感节拍激情舞动的人们,脸上洋溢着轻松欢快的笑容。

  全民健身设施是群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连续10年来,以建设“10分钟健身圈”为主的“健康焦作”体育惠民工程,被列为我市十项民生工程。

  目前,焦作体育实现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体育健身工程、市区晨晚练点城乡全覆盖,中心城区实现了“10分钟健身圈”建设目标;全市可供老年人活动的场地面积占体育场地总面积30%以上,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超过1.6平方米,充分满足了群众健身需求。

  全民健身设施在城乡社区的普及,让市民在各种体育活动中享受健身带来的快乐,如今健身已成为一种时尚,许多市民在工作生活之余,把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健身上。

  健身理念融入千家万户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我市各个公园、广场、街心游园等公共场所,都是健身的人群,广场舞、健身操、太极拳、滑板、健身球、抖空竹等活动应有尽有,欢声笑语、动感音乐,让这座城市因运动而更具魅力。

  据市体育局副局长宋国宪介绍,近年来,我市将群众自发、小型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进行整合,形成规模效应,平均每年举办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类体育赛事活动100余项。市体育部门充分利用节假日、比赛等机会,全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如开展元旦万人长跑、三八节百万妇女健身气功展示、全民健身日太极圣地健身展示、重阳节登山健步走等参与人数多、示范作用强的全民健身活动,使100多项赛事活动贯穿全年,覆盖全市各类人群。

  我市每四年开展一次市级综合性运动会,每两年开展一次市直机关运动会,农民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中小学生运动会等也都定期举办。这些活动的开展,带动了更多群众参与健身,对提高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全民健身理念真正融入千家万户。

  打造群众体育金质品牌

  近年来,各式各样有组织上规模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在我市广大城乡推广开来:元旦万人长跑、全民健身月、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百乡千村农民篮球联赛……

  作为太极拳的发源地,我市努力把太极拳打造成群体活动的龙头项目。近年来,我市以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为契机,不断突显“大太极、大文化、大交流”的办赛理念,彰显了太极故里的开放性、包容性,充分展示了焦作的城市魅力。同时,我市深入开展太极拳“六进”活动,目前,全市太极拳健身辅导站点达1100个,太极拳社会指导员达9600人,经常参加太极拳锻炼者达100万人以上。

  为增强基层组织承办赛事活动的能力和水平,我市推出了“一县一品牌”的活动。如修武县的云台山九九国际登山挑战赛、温县的中国陈家沟太极拳邀请赛、沁阳市的神农山登山比赛、博爱县的青天河户外登山挑战赛,都已成为有影响的赛事品牌,为提升地方美誉度、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宋国宪说,近年来,市体育部门积极引导各体育组织和体育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打造全民健身活动品牌,推动群众体育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在全市营造了“天天健身,天天快乐”“全民健身,你我同行”的浓厚氛围,每年参加各项群众健身活动者超过200万人次,全市广大群众在运动中体验快乐、感受幸福。

  健身组织作用日益凸显

  目前,全市各县(市)区均组织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宣传、带动广大群众参与健身运动,而遍布全市的2万多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则在平日里组织、带动近百万人参与全民健身运动。

  近年来,围绕构建“大群体”格局,我市的群众体育组织不断健全。目前,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成立县级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小组,县(市)区10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均成立了基层体育协会,并安排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开展群众体育工作,初步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全民健身网络。

  科学健身指导工作成效显著。自2011年以来,焦作市共为社会各界各年龄段4万余人开展了国民体质测试,为群众健身提供科学依据,全市国民体质测试与健身指导站覆盖率达100%。此外,我市通过培训全民健身志愿者骨干队伍,开办焦作市全民健身大讲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

  图为今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我市在市太极体育中心太极广场举行声势浩大的群众体育展示活动。

  晁 阳 摄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