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原文钊)今年年初以来,市农林科学院以“学深杭,促创新”活动为引领,重点围绕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科研课题,积极开展“四优四化”十大科研项目研究与应用,全面促进农业生产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和持续发展。
近日,省农业厅组织省农科院、省农大、省师范大学的专家教授组成专家组,对该院开展的优质高产花生新品种“焦花1号”选育及应用、优质高产铁棍山药新品种“焦铁1号”选育及应用、麦套花生双优双高技术研究及应用、麦椒立体种植双优双高技术研究及应用4个项目进行了实地验收与鉴定。省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焦花1号”“焦铁1号”两个新品种田间长势良好,综合性状表现突出,有望成为我市在这两个领域首选新品种。
据了解,麦套花生种植模式的小麦产量617.23公斤、花生产量457.94公斤,亩年收益比“小麦玉米轮作”增加1500元,该模式今年在修武、武陟、示范区推广面积达5600亩,项目区农民共增收840万元。麦椒立体种植模式的小麦产量498.32公斤、小辣椒产量2204公斤,亩年收益比“小麦玉米轮作”增加4060元,该模式今年在博爱推广面积1850亩,项目区农民共增收750万元,其中残疾户、贫困户369户应用,每户增收达8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