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日前,武陟协和医院一位老年患者病情突然恶化,在技术和设备与上一级大医院存在差距的情况下,该院通过医联体机制,紧急向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二区主治医师王中明求援。王中明及时随同120急救车前往该院对患者进行救治,随后将患者转至市人民医院。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医联体双向转诊机制,又重新将患者转至该院进行进一步康复治疗。此次抢救过程,充分体现了市人民医院与基层医院建立的医联体机制的重要作用。
前不久的一天傍晚,武陟协和医院的医护人员忙碌了一天,准备吃晚饭的时候,该院一名85岁老年女性患者突然出现大汗、烦躁、不能平卧等症状,测量血压很低。由于技术和设备与上一级大医院存在差距,无法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抢救。这时,该院医务科负责人想到了与市人民医院建立的医联体机制,赶紧电话联系在该院坐诊的上一级医院专家——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二区主治医师王中明。王中明在接到电话后,顾不上吃饭,在简单了解患者的病情后,二话不说,马上联系120急救车准备出诊,并通过电话指导该院医护人员如何用药、如何稳定患者血压。半个小时后,王中明随同急救车赶到了该院,通过进一步检查诊断,发现患者精神极差,血压勉强维持在90mmHg左右,且有呕吐、胸闷、大汗症状,心电图显示前壁导联ST段压低非常厉害。之后,在王中明的护送下,患者转院到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及时给予了升压、抗血小板、降脂、扩冠、利尿等治疗。第二天,患者病情稳定后,被转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二区病房,继续进行对症治疗。很快,患者血压平稳、体重恒定、双肺无湿罗音、心电图正常。过了几天,结合家属意见,市人民医院在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后,让患者转至该院进行康复治疗。
据了解,从2014年至今,为响应国家医改政策,市人民医院积极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目标,通过优质资源下沉,进一步提高基层单位诊疗水平。同时,该院与多家基层医疗单位合作,建立了医联体机制,并经常派专家到基层医联体单位开展坐诊、义诊、查房、手术指导、病例讨论、学术讲座等帮扶指导工作,让当地群众不出远门,就能找市级专家看病,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患者就医,受到基层单位和群众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在医联体机制下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基层医联体单位可以第一时间通知医联体相关专家,快速出诊,接收患者,真正为患者开通绿色生命通道;而在患者危险期渡过之后,又通过双向转诊,让患者及时转到当地医院进行过渡和康复治疗,把患者的费用尽可能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