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11时,王延军走进市人民路和塔南路交叉口东北角的爱心献血屋进行无偿献血。当工作人员输入他的身份信息后,记者发现,今年45岁的王延军在我市已经无偿捐献全血16次了,当日是他的第17次无偿献血。
当得知记者要采访他时,王延军说:“不用不用,我不会说话。”在记者的再三恳请下,王延军讲述了自己参与无偿献血的故事。
王延军是国网河南武陟县供电公司的一名员工。
“第一次参与无偿献血是单位组织的。”王延军说。
1998年,26岁的王延军在单位的号召下,主动报名参加无偿献血,为他人献出拳拳爱心。“我当时对无偿献血也没有太多了解,只是知道献血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就毫不犹豫地捐献了一次全血。”王延军说。
回到家里,王延军向亲朋好友宣传无偿献血的好处,结果遭到了当时对无偿献血一无所知的亲朋好友的一致反对。“一下子抽走那么多血,需要多少营养品才能补回来。”这是大家当时最担心的。
王延军并没有将亲戚朋友的话当真,他觉得,如果献血真的对身体不好,怎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参与其中呢?就这样,王延军继续坚持参与无偿献血,每当接到无偿献血的短信提醒时,他都会连续3天不喝酒、不熬夜,让自己的身体保持良好状态,然后再来献血。“从1998年开始献血到现在,我的献血次数远不止17次,但是由于以前没有电子记录,所以很多献血记录都丢失了。”王延军说,“之所以能够坚持无偿献血这么久,首先是因为献血对身体确有好处,每次献完血后我都感觉神清气爽;其次是因为这件事可以救人于危难之中,一举两得的好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我的妻子也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她已经累计献血11次了。我们保证,献血对身体毫无坏处,献血后身体还会变得很轻松,所以请大家放心、安心地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吧。”王延军说。
本报记者 李瑞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