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喜讯传来,在8月17日召开的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表彰大会上,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喜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据悉,此次评选活动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组织,经过逐级推荐、层层把关、差额遴选,经全国卫生计生系统评选领导小组审议决定。参评范围覆盖全国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省市县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主要表彰着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医疗机构和先进个人。全国共有255个先进集体受到表彰,其中河南省仅有14家,市妇幼保健院是我市卫生计生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医院,也是该院迄今为止、建院66年来获得的国家级最高荣誉。
奖牌的分量是厚重的。这既是对医院既往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对该院在妇幼健康事业发展中不懈努力的褒奖。这分荣誉的获得,绝非偶然,彰显出的是该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仁心仁术、只为民忧的矢志追求。
该院院长宋文月表示,该院将以此次获评“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为契机,进一步激发全院职工投身于全市妇幼儿童健康事业发展的士气和锐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进一步提升全市人口质量和人民群众生存生活质量作出新的贡献。
改革瞄准要害发力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几年发展中市妇幼保健院,很多人可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变”。因为,“过去不可能的事现在经常发生”。
谈起“变”,该院院长宋文月深情地说:“感谢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计生委的支持。”
市妇幼保健院坐落于中心市区,多年来面临着发展空间狭小、停车难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医院的健康快速发展,也为患者就医带来诸多不便。为尽快改变这一状况,更好地满足广大百姓的就医需求,该院决定拓展医院的发展空间,改善住院环境。于是,妇女儿童综合病房楼呼之欲出。这座大楼从立项、征地、拆迁,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计生委的大力支持。8月15日,备受瞩目的妇女儿童综合病房楼按期封顶,这座占地10亩,总投资约1.83亿元,建筑面积42073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16层,设置病床500张的病房大楼,将为医院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外部的变化,有目共睹。内部的变化,则让人刮目相看。
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累积生育需求集中释放,出生人口数量增加,高龄孕产妇比例增高,妇幼健康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服务资源都将面临新的挑战。
为了顺应老百姓的需求,去年3月,该院改革单位原有的服务模式,实施妇幼保健大部制(学科体系建设)改革,即建立:孕产保健部、妇女保健部、儿童保健部、计划生育部。通过推行保健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大保健模式,服务体系及学科单元从按功能划分改为按人群划分,将保健和临床有机结合,并紧紧围绕人的生命周期适时开展服务,多年困扰妇幼健康发展事业的难题就这样被轻松化解。
为了把医院打造成为“技术一流、质量一流、服务一流”的河南省高端妇幼保健院,该院创新管理模式,引进“品管圈”带动医院精细化管理,推动该院步入高速良性的发展。
所谓的“品管圈”(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近年来,“品管圈”引入到医疗界,成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手段。这种自主自发、自下而上的品管新模式,让医院的基层员工在参与一个个小圈的活动中,自觉地参与到医院的管理中。
“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靠过去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很难把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怎样组织群众、发动员工主动参与到医院科室的管理中?需要一种自下而上、有广泛群众性和高度民主性、实践性的新模式,需要有更多自发性的群众小组参与到科室建设与管理中。”宋文月说。
如今,“品管圈”给该院职工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创意和才能的舞台,也是一条医院培养人才、挖掘人才潜能的途径。在这个舞台上,职工是医院管理的主角,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通过从一线职工在本职工作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得自信和成就感。敢于向问题叫板、敢于向新领域挑战,从一个埋怨者变成一个实干家、一个智慧的贡献者。
目前,该院共组建“品管圈”45个,所有“品管圈”均达到了目标值,工作质量得到了提升。在这一管理制度的运作下,该院在市卫生计生委医疗服务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中荣获全市第一名的骄人佳绩。“爱院如家”,在该院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交流风景这边独好
技术提高,急需走出去,引进来的思路。近年来,该院不断加强国内国际的交流合作,把国内外先进的医疗思维和技术嫁接转移到该院。
与世界一流医疗技术接轨,让世界先进的医疗技术在该院开花结果。在市外专局的大力支持下,该院开启了国际交流。
“德国专家又来了”。一个“又”字,说明德国专家到该院,已不再是稀罕事。据统计,近年来,该院先后聘请德国、瑞士的新生儿科、儿科、产科、妇科、儿童康复科等20多名国际知名专家到该院进行学术交流。仅去年一年,该院就邀请了德国妇科肿瘤、乳腺、小儿脑瘫康复和新生儿等7名国际知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今年3月,德国新生儿NICU护理专家、德国柏林夏利特医院新生儿护士长IRINA SCHROEN女士来到该院新生儿科进行了学术交流活动;5月份,德国儿童康复专业Vojta专家Kessler博士到该院进行学术交流;7月28日,该院迎来德国儿童康复Bobath专家Von PLATO博士来该院康复中心开展为期3周的学术交流指导。
在开展如此频繁国际交流合作的背后,是该院敢于向国际一流水平看齐的雄心。
在这些外国专家的帮助下,经过学术讲座、专题报告、病例讨论、临床查房、手术等方式,将国际最前沿的医学理念和技术带给该院工作人员,为该院医疗技术迅速提高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去年,该院院长宋文月在该院名誉院长、德国著名妇科肿瘤专家鲍内希·托马斯教授的协助下,为一名卵巢癌患者按国际标准进行了完全肿瘤细胞减灭术,淋巴清扫清除达到肾动脉水平。这一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该院妇科肿瘤的治疗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宋文月告诉记者:“下一步,我院将在市外专局的帮助下,让医院的优秀医生走出去,到国外医院进行交流与学习,不断提升我院的诊疗水平。”
国内交流在该院如火如荼地开展,给医院发展带来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去年11月,由市妇幼保健院承办的全国妇科技术新进展学习班暨妇科快速发展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凯莱大酒店成功举办,像这样的全国学术交流会,由地市级医院承办的还不多见。在此次会议上,该院分别以《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大妇科快速发展经验分享》《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多项技术分享》为题,向全国妇科同行进行了业务交流。
今年7月,北京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论坛暨首届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生殖医学论坛在北京举办,这次论坛,由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承办。会议特邀请全国各地知名专家,从生殖遗传、不孕不育症中医诊治方略、拮抗剂方案疑点和难点等方面,介绍本领域的新进展。在这次全国性会议中,该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吕玉珍受邀作为大会专题会的主持参加了会议,向大会分享了该院的生殖医学最近技术发展。就在前不久,该院生殖医学科再次获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殊荣。在我市,共有3家医院4个重点学科获批。
为了推动我市妇幼事业的大发展,该院搭建各类平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该院是焦作市医学会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焦作市医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焦作市医学妊娠合并症专业委员会、焦作市医学会儿童重症专业委员会等7个市医学会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去年,该院还牵头成立了焦作市妇幼保健专业医疗体,与57家医疗机构签订了医联体合作协议,组成了跨行政隶属关系的焦作妇幼医疗联合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院还与山西泽州妇幼保健院建立技术协作关系,跨省为当地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其在妇幼行业的影响力。
创甲为百姓服务上档升级
妇女儿童是一个国家卫生保健的重点,其健康水平决定着人口素质。作为承担着妇女儿童保健职能的市妇幼保健院,用精湛的医术、人性化的服务,执着地守护着千万家庭的幸福,留下了妇幼卫生事业的辉煌印记。
——在市区,每2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出生在市妇幼保健院,该院年分娩量近8000人,一直稳居全市医疗机构之首。
——在残联系统的“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中,该院占到全市任务的52%以上,挽救了一大批脑瘫残疾儿童。《人民日报》采访组对该院利用现有医疗资源,为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创建走出一条创新之路进行了实地采访报道。
——拥有省市批准成立医疗中心12个,年门诊量达37万人次,出院病人1.8万余人次,专业技术水平在全省地市级妇幼保健院中处于领跑地位,其中卵巢癌手术、试管婴儿等医疗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
为了更好地服务百姓,今年5月,市妇幼保健院“三甲”创建启动会召开,全院上下迅速掀起创建“三甲”的热潮。
创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是该院几代人的梦想,是该院党委审时度势作出的正确决策。
“医院等级是医院功能、任务、规模和管理水平、质量水平的综合标志,是医院总实力的体现。”宋文月说,“我们要以创建‘三甲’妇幼保健院为契机,推动医院自身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升级,使我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夯实医院发展基础,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全面增强我院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借助创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该院各项事业大踏步向前推进。
向在刚刚落幕的2017年焦作市妇幼健康技能竞赛,该院在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危重孕产妇(羊水栓塞)急救处置项目以及妇幼健康技能竞赛团体,囊括了此项赛事全部一等奖。
在今年7月7日,该院依托产前筛查中心建立的焦作市妇幼保健院PCR实验室落成,这在全省是第四家。此举将推动我市无创DNA产前检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了解,2013年,该院被省卫生计生委批准设立了焦作市产前筛查中心。该中心的成立,不仅填补了我市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更使围产管理和诊断水平迈向一个新的台阶。每年,该中心承担2万例孕妇的产前筛查工作,每年阻断约20例缺陷儿的出生,为我市预防出生缺陷筑牢了重要防线。今年,我省将免费开展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列入2017年全省十件重点民生实事,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全省范围内免费开展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目前,该院是我市唯一入选该项目的实施单位。而在今年5月,该院还被指定为全国残联预防综合试验区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定点医疗机构。
在今年召开的国际视角——2017儿童早期发展战略峰会上,来自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国家和政府部门领导以及国内外专家共聚一堂,共商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大计。此次大会还正式启动了全国妇幼健康研究会的儿童早期发展进家庭项目,目前全国共有7家医院成为项目单位,而市妇幼保健院就是其一。这也是全省唯一一家项目试点单位。
其实,类似的喜讯在该院一直不断:今年6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被评为中国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中心。另外,焦作市唯一一家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0~6岁儿童残疾筛查诊断项目定点医疗机构、焦作市唯一一家出生缺陷救助试点项目实施单位、焦作市五城区农村户口妇女开展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定点医疗机构今年先后在该院落户。
已见繁华结硕果,更立壮志谱新篇。一系列国家、省、市的基地和惠民项目的落地,激发了该院职工爱岗敬业、主动服务、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工作热情。
如今,该院强劲的发展态势,令全市瞩目,同时也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认可与肯定。今年6月,市委书记王小平在该院调研时称赞,妇幼卫生工作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医院的发展让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目前,该院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规模、人才、技术和设备优势,着力改善医疗环境、优化服务流程,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进而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全市医疗卫生事业作出贡献,用优异的成绩向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