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蕊
因改革而生的专业市场,如今面临的将是一场新的变革。那么,未来我市专业市场的方向在哪里?出路在哪里?
紧跟国家战略规划,加快整合外迁步伐
从国家层面来看,2016年11月11日,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10部门制定了《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到2020年现代流通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内贸流通发展目标。该规划对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也进行了详细描述:即以流通现代化为方向,以信息技术和智慧物流为依托,加快商品交易市场信息化应用、定制化服务和平台化发展,提升商品交易市场供应链管理和服务能力,促进其布局优化、资源集聚和创新发展,拓展物流配送、产品追溯、电子商务、研发设计、展览展示等功能,形成一批转型升级绩效良好的百亿级专业市场和千亿级综合市场。
上述烦琐的一段话细细品读下来,记者发现其中主要有这三个关键词,值得我们研究。一是规模发展,要形成一批百亿级专业市场。二是集聚发展,提到了布局优化和资源集聚,要求加快平台化发展。三是创新发展,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智慧物流、定制化服务,提升商品交易市场供应链管理和服务能力,拓展物流配送、产品追溯、电子商务、研发设计、展览展示等功能。这个《规划》,描述的是我国现代化内贸流通发展的目标,这三个关键词,为我市专业市场的规划、定位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从我市层面来看,焦作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城市之一,是豫西北、晋东南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进入山西的门户,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焦作古有怀庆商帮,商业氛围浓厚,具有独特的怀商文化;焦作是国内知名旅游城市,具有发展商贸物流业的极大潜力。然而,如今我市的专业市场建设远远落后于周边地市,依旧处在自发建设、原始管理的状态,老、旧、杂、乱,亟待整合外迁。
整合外迁,需要加快规划出台步伐
我市现有《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5-2020年)》是2006年5月制订的。该规划实施以来,在规范和引导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繁荣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焦作市中心城区三年改造提升方案》的实施,城市格局已发生重大变化,现有规划已不能适应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商业网点发展的要求,尤其专业市场的布局不合理,在交通、管理、安全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需要进行修编和制订专业市场规划,以确保市场业态布局规划符合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现实需要。
对于专业市场规划,群众和经营商户都有着很高的期盼。一些老旧专业市场的商户表示,他们迫切地需要政府对专业市场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哪里可以做?哪里在多长时间内要搬迁?新市场规划在哪里?新市场的定位是什么?有了这样的规划,商户们就可以安心选择市场,踏踏实实做生意。很多市民表示,希望老旧专业市场外迁出去,把现有的黄金地段好好规划建设,给老百姓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据了解,对于科学规划专业市场的问题,市政府非常重视,专门召开市长议事会和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方案,认真梳理专业市场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市人大代表对接沟通,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统筹谋划市场整合外迁的相关政策与行动计划。目前,已经拿出了一份焦作市专业市场规划的初步汇报稿。大家期待着这份“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专业市场整合外迁规划尽快出炉,以规划带动专业市场的外迁、带动商贸业的转型、带动中心城区的发展。
整合外迁,需要行动计划和配套政策
专业市场整合外迁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工作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分期分步骤进行,因此需要制定一整套政策来支持和推进老旧市场整合外迁。
记者采访了一位做专业购物商场的业内人士,他说,按照焦作市整体商业网点规划和专业市场规划,再结合城区专业市场的实际情况,市政府应该先有一个明确的行动计划。哪些专业市场要外迁,哪些专业市场要就地改造升级,对需要外迁的专业市场要制订外迁行动计划并明确外迁时间节点,对需要就地改造升级的专业市场要制订改造升级方案并明确改造升级目标。有了明确的行动计划,不管是辖区政府还是经营者,都有了下一步工作目标,而不会无所适从。
在采访中,记者听取了部分专业人士和商户的建议。他们说,要使这项工作顺利推进,一定要出台各类支持政策,为城区专业市场整合外迁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持。
某大型商场投资人说,我市老城区工业企业搬迁发展的政策、城中村搬迁改造的政策都非常好,市政府应对老旧专业市场整合外迁出台详尽的政策支持,让这项工作有政策可以遵循,使广大商户在整合外迁的过程中利益不受损失,确保城区专业市场尽快顺利有序整合外迁。
整合外迁,需要有好的承接地
市场外迁不等于市场拆迁,拆是拆除,迁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专业市场的整合外迁,不仅是硬件的升级,也是产业综合水平的提升,是为了实现“腾笼换鸟”式的发展。因此,专业市场整合外迁承接地选择至关重要,要综合考虑承接转移的园区建设的情况,优先选择具有完善的物流、电商等平台以及健全的市政配套设施的区域。
从外地市场外迁的经验来看,“先建后迁”是老旧专业市场外迁所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目前东西两翼有两个承接地,建设初具规模,完全可以承接相对应的老旧专业市场商户。位于中站区和解放区交界的西部工业原料城,规划占地300亩,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已竣工,市场内划分有五金机电交易区、工业品材料交易区、型材管材交易区、化工油漆交易区、生活配套区以及仓储物流区,目标是建成豫西北、晋东南最大的五金市场集聚区,是目前我市承接五金机电市场整合外迁的主要承接地。东部以马村区特色商业区为主要承接地,主要承接建材、装饰材料、家居、家具、小商品整合外迁,为豫西北、晋东南地区提供集成式、全链条采购平台。位于该商业区的鸿运国际商城,占地1040亩,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了完善的配套措施,并搭建了线上线下交易的平台,可以承接中心城区相关市场外迁。而该市场的市场规模、业态规划和运营能力,已经显现出区域性大型商贸物流市场的良好格局和发展潜力。
此外,老旧专业市场整合外迁工作启动后,还可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鼓励基金公司、投资公司等市场主体参与专业市场整合外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