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厉害了,我的国!
“离婚试卷”
如此靠山吃山当严惩
“家庭作业电子化”
为辉煌中国骄傲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9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厉害了,我的国!
—— 6集纪录片《辉煌中国》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第四集
  第五集
  第六集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6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近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间黄金时间播出。全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脉络,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本片通过壮观震撼的大规模航拍现场、生动热络的百姓生活现场、激动人心的生产一线现场,呈现出“大美中国、大爱中国、龙腾虎跃、蒸蒸日上”的鲜活场景,形象地展示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全国人民砥砺奋进、真抓实干,取得的历史性巨大成就;形象地展示了中国人民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这一切充分表明,今日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全片共6集,每集50分钟。为全面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辉煌中国》8个摄制组历时3个月,走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拍摄了近3200个小时的高清纪实素材、300多个小时的航拍素材,采访了108位人物,记录下众多珍贵的历史瞬间。作为一部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进行全景式、权威性梳理总结的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在上千个成就案例中,精选展现了65个典型的成就故事、250个成就点位,并将5年来近200组国家成就数据呈现于荧屏。

  在创作上,本片采用“内容众筹”的创新方式。搭建创作平台,面向全国征集5年来百姓眼中的成就故事、百姓身边的巨大变化,由百姓自己讲述精彩“中国故事”,众筹案例线索、照片、短视频等逾万条。从创作阶段开始,就形成全民参与、全民互动、全民拍摄、全民接力的“讲辉煌”“赞辉煌”的互动传播。

  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这部纪录片的推出,将进一步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继续砥砺前行、真抓实干,踏上新征程、再创新辉煌。

  第一集 圆梦工程

  百年前的《建国方略》,孙中山先生构想了这样的宏伟蓝图:

  要修建约16万公里的铁路、160万公里的公路,开凿并整修全国水道和运河,建设3个世界级大港,发展内河交通和水利、发展电力事业……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振兴中华”。

  百年之后,孙中山先生描绘的这个蓝图早已实现,中国人民创造的许多成就远远超出了孙中山先生的设想。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这5年,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一个个的圆梦工程,铺展宏图,大大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透过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复兴号、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中国移动互联网等一个个超级工程,领略5年来,一张张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大网,如何编织起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的希望版图,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二集 创新活力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机者如神,难遇易失。中国的战略抉择是,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这5年,从移动支付到共享单车,从“中国制造2025”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从空天领域、海工领域到芯片等尖端领域,再到参与大科学计划,中国的创新动力源源不竭,中国的创新人才不断涌现。

  这些创新故事,讲述着中国科技创新正如何让百姓生活更为便捷,让企业发展更具活力,让国家实力更加强大。

  “创新”我们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再次焕发出撬动地球的力量。创新驱动发展,一个创新型的国家正越来越近。

  第三集 协调发展

  历史上,不乏因发展失衡而使国家落入“陷阱”停滞不前的例子。中国在经历了几十年快速发展之后,西方经济学中那道所谓绕不过去的“中等收入陷阱”横亘眼前。

  如何缩小发展中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让千百年来共同富裕的梦想照进现实,让中国的发展更加平衡协调、持续健康,中国制度展示了特有的优势,中国智慧创造了自己的方案。

  走遍东西南北,本集记录下天梯上孩子们的笑容,记录下扶贫干部的汗与泪,记录下姑苏小镇城乡统筹的奇迹,记录下“闽宁模式”东西部牵手的成功跨越,记录下一个个特色小镇、中心城市、城市群的兴起。从长江经济带,到京津冀一体化,再到萦绕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规划版图、谋划未来。

  统筹协调,补齐短板,携手共进,行稳致远。

  中国正在克服一个个困难,创造一个个奇迹。这是中国制度带来的自信,这是中国特色书写的传奇!

  第四集 绿色家园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中国绿色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恩格斯曾表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片中提到,西方的工业化进程中,中国的快速发展中,都经历了这样的“报复”。面对中国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的矛盾不断加剧,取舍之间考验的是决心、勇气和担当。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这5年,绿色发展的理念在中国日益深入人心,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不断升级提速。翻越海拔6000米的高原,下潜到南海300米以下的海底,穿过大兴安岭的密林,飞翔在华北大地的上空……一个个绿色发展故事,是5年来真真切切发生在中国民众身边的巨大改变。

  对于中国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成就,纪录片以一组亮眼的数字作答:中国沙化土地目前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世界第一,且提前实现联合国2030年沙化土地零增长的奋斗目标;人工林面积达10.4亿亩,近5年来新造人工林4.47亿亩,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国,超过90万辆新能源汽车每年能减少300多万吨一氧化碳等各类污染物排放;中国现在每小时就有两台风力发电机装机到位,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5.7亿千瓦,世界第一。

  从2013年开始,中国还以前所未有的政策密度向污染宣战。到2016年,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已下降31.3%,珠三角地区下降31.9%,同年中国退出钢铁产能超过6500万吨,退出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迈进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中国人世代繁衍生息的家园,正在成为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大美中国。

  第五集 共享小康

  源于《诗经》的小康,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社会理想,是中国百姓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

  今天,百姓对小康生活已经有了新的期待。

  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这5年,一大批民生工程正在惠及全体人民。

  如何用不到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养育好占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这几年国家下足了功夫。

  中国粮食产量连续4年超过6000亿公斤,这是世界罕见的奇迹。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教育被摆在了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位置上。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4%,在全球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率先实现了全民教育目标。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把人民身体健康纳入全面小康目标,让全体人民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国正在铺设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

  中国织就了全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被世界卫生组织称赞为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已经提高到76岁,比世界平均水平超出5岁。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中国做到了养老金连续12年上调。

  5年来,国家累计投入50亿元,10万个农村幸福院、11万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这样建立起来。

  治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5年来,全国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44.3%。

  中国城镇新增就业每年都超过1300万人。在全球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今天,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2879万套。13多亿中国人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0.8平方米。

  一个被叫作“中国天网”的大工程,是守护百姓的“眼睛”。2016年全球犯罪与安全指数显示,中国是治安保障最好的国家之一。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核心价值观的概括,找到了中华民族精神价值追求的“最大公约数”。文化小康正在绽放,中国精神正洋溢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笑脸上。

  中国,正在让13多亿人民拥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

  第六集 开放中国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实践证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中国的态度是响亮的。

  这5年,创建自贸区,倡导“一带一路”,成立亚投行,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

  北京APEC,杭州G20,达沃斯论坛,厦门金砖会议,更多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得到世界广泛认同。中国已经成为拉动全球增长的第一引擎,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力量,成为国人获得自豪、赢得尊重的坚强靠山。

  今日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向着这一伟大梦想,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动员令已经发出,中华民族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本报编辑整理)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