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秋收季节,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的眉宇间,而忧虑却写在过路司机的脸上。原来,一些农民朋友为图方便,把公路当成自家晒场,任意在公路上打晒粮食,极大地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张熹_karamay:农民在公路上晾晒粮食是由于缺乏晒场,因此需要对农民进行合理引导,帮助他们开辟新的晾晒场地。
@露丝独特:农民在道路上晒粮食,根源在于缺少有效的晾晒场地。要解决农民晒粮难,可以在晒粮这段时间,将村里的篮球场、文化广场等利用起来,统一规划,充实农民晒粮场地。
@邵武古山何氏:虽然我也是一个农民,但绝不支持在公路上晒粮食。因为在公路上晒粮食,违反道路安全法,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地方基层部门应多宣传多引导,最好是能帮忙他们解决晒粮场地的问题,有了晾晒场地,农民朋友自然不用再去马路上晒粮食了。
@梅语馨香:要从源头上消除公路晒粮现象,乡镇政府要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在建设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的过程中,对晒场进行通盘考虑,实现农民休闲娱乐和生活生产场地相配套。
@奥格了:公路当晒场,说明群众晾晒粮食作物没有场地,因此把公路当作了晒场,这样不但对通行的车辆和行人带来安全隐患,而且这样晾晒粮食也不卫生。希望政府部门通过提供一些公共场地满足百姓的晒粮需求。
@梅子鄂001:公路当晒场,隐患真不少。有关方面要读懂公路当晒场背后的民生诉求,想方设法为农民打晒粮食提供便利。只要相关部门站在农民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公路上晒粮食的现象才会消失。
@樊耀文微博:公路当晒场,确实给农民带来了方便,但也为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多为农民着想,为他们晒粮寻找一个专门场地。这样既解决了农民的晒粮问题,又维护了道路交通安全。
@蒋珊如此多骄:马路晒粮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由此带来的交通隐患不容忽视。马路晒粮屡禁不止的背后,是农民有粮没处晒的窘境。如果不是出于无奈,谁也不会冒着风险甚至生命危险把粮食扛到马路上晒。
@一更时分:记得小时候,我家也在公路上晒粮食,只是那时路上的车很少,危险性不大。如今,时代不同,路况也不同,如果继续这样子,恐怕真的会出大问题。所以,相关部门要出手管一管,一旦发生事故,那就太晚了。
【下期话题】
华人在英国放生被罚
据英国《每日邮报》9月22日报道,2015年有两名英国华人将价值5000英镑(约4.4万人民币)的龙虾放入英吉利海峡,从而引发了生态灾难,两人将要面临高达15000英镑(约13.2万人民币)的罚款。13万余元重罚,无疑是对传统观念的善举认识当头一棒。事实上,从国外到国内,近年来,盲目放生引发的乱象层出不穷。各地放生的巴西龟变生态杀手、放生牛蛙致本地青蛙灭绝……不经意的一次放生,对本土生命而言,可能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