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市雕塑公园里都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伴着空灵的太极拳音乐,开始一天的晨练。领头的是一位中年男子,只见他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一招一式时而轻柔缓慢,时而刚劲有力。
他就是焦作供电公司山阳供电所客户经理陈明,市雕塑公园是他众多的义务授拳点之一。
陈明今年45岁,习练太极拳已有15年。
初见陈明,他话不多,习练太极拳时,步法轻捷,举手投足间尽显活力。
不解之缘
与太极拳结缘,对陈明来说实属偶然。
12岁那年,电影《少林寺》风靡全国,剧中人物精彩的打斗情节,让陈明对武术心生向往,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那时候,我跟着老师学过武术,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坚持下去。”陈明对笔者说。
参加工作以后,陈明一有时间就去公园散步,看到有人习练太极拳,就会跟着人家比比画画,学习太极拳。
2002年的一天,陈明在市东方红广场散步,几个正在习练太极拳的少年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几个孩子习练太极拳的招数与他平日见到的大不相同,刚劲有力,势如猛虎下山。
陈明一打听,原来是陈正雷大师入室弟子王来卿教的拳。于是,他忐忑不安地找到王来卿,希望能跟他一起习练太极拳。没想到王来卿谦和有礼,平易近人,一身拳技,倾囊而授。
在王来卿的悉心指导下,陈明开始每日早晚勤学苦练太极拳。由于勤奋刻苦,陈明的拳技突飞猛进,并在太极拳界崭露头角。2007年和2009年,陈明先后参加了两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分别获得太极拳套路一等奖和太极拳器械一等奖。随后,陈明又陆续获得国家一级教练、国家一级拳师、国家一级指导员等称号。
逆境重起
荣誉加身,他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
“那时候,我有了一点名气便飘飘然了。很快,我就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比赛中,我见识了很多高手,他们出拳发力强劲,而我只是架势好看,远远达不到高手的水准。”陈明说。
欲速则不达。陈明急于提高拳法,但因心浮气躁、方法不得当,收效甚微,甚至出现了反作用,一练拳就胸闷气短,无法坚持。心灰意冷下,他暂停练拳。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陈明静下心来,潜心研究拳法,除了学习太极拳理论知识外,还跟着视频学习。一段时间后,他对太极拳拳理及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重拾习练太极拳的信心。
在他家附近的市龙源湖公园里,有一处偏僻而安静的地方,适合练拳。于是,他每天很早就出门,常常为了一套拳路,甚至一个动作,一练就是上百遍。
除了拳法日益精准,坚持练习还给他带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强健的身体、平和的心态……陈明说:“太极拳不是老人拳,是全民健身养生的中国武术。作为一项周身运动,它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义务授拳
太极拳易学易练,动作舒展大方,而且不受时间、场地限制,这项强身健体的运动深得人们喜爱。
“现在很多人练拳,只是比画招数,并没有学到太极拳的精髓。学好太极拳的捷径就是要有正确的方法。”陈明说。
随着陈明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人慕名向他请教。开始时,陈明只是在练拳之余与大家交流。后来,请教的人多了,他便找了一处僻静之地,作为大家练拳的场所。跟他习练太极拳的,最小的六七岁,最大的76岁。
如今,在市雕塑公园、锦祥花园、市龙源湖公园等地,都有他的义务授拳点,他的学生有老人、小孩、私企老板、公务员、学生等。
开展义务授拳活动以来,陈明带出了许多学生,其中不乏国际友人,牛津大学的帕特丽萨就是其中一位。她跟着陈明学习38式太极拳,学成临行时,因语言不通,就用手机翻译软件写了一句话:“陈老师,你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师。非常感谢你的帮助。”陈明看到后,心里暖暖的。
陈明的“拳”世界很大。他说:“太极拳是中国国粹,我有义务、有责任进行传承、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