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怀川人物丨焦作车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太极传人勇担当
2017年度焦作秋季房车旅游文化节受关注
房车旅游文化节,令人期待
图片新闻
爱它,就带它回家过生日
鑫博大集团第四届购车狂欢节完美收官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9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极传人勇担当
——记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嫡宗传人、陈家沟太极拳研究会会长陈志强
作者:本报记者 陈作华 王龙卿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陈志强在2017世界百城千万人太极拳展演活动广州站启动仪式上,带领大家演练太极拳套路。 本报记者 陈作华 摄
  扫描二维码
  新闻更精彩
 
   

  核心提示

  他刚过而立之年,便在太极拳界拥有诸多荣誉和光环:陈家沟太极拳“八大天王”之一、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武术七段、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拳师、陈家沟太极拳研究会会长……

  他就是第九届广州市花都区政协委员、广州市陈志强太极拳推广中心总教练、广东省群众喜爱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陈志强。近日,本报记者前往羊城,探寻这位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嫡宗传人的学拳、传拳足迹。

  少年苦练出真功

  身材挺拔、英武,为人爽直、谦和,这是记者见到陈志强后的第一印象。

  利用2017世界百城千万人太极拳展演活动广州站启动仪式举办之际,记者有幸采访到启动仪式的协办方、来自陈家沟陈氏十九世太极传人陈志强。

  陈志强,1974年出生于太极拳发源地温县陈家沟。在他少年时期,陈家沟已开始逐渐走入世界的眼眸,陆续有许多国家的太极拳爱好者来此朝拜学艺。近水楼台先得月,少年的陈志强在耳濡目染中开始喜欢上这门家传拳术。

  小时候,陈志强身体孱弱,父亲便把他送到村里开办的太极拳学校学拳,希望他通过系统习练太极拳强身健体。就这样,小志强有幸跟随族兄陈照森、陈正雷、陈小星等大师学拳。

  他年龄虽小,但性格倔强、要强。练套路时,他总要比别人悄悄多加练几趟。刚开始教练教推手时,老师把身单力薄的他安排在一边作为观众,而小志强却在场下暗自苦练。凭着不甘落后的心性儿,陈志强拳技进步很快,身体也慢慢强健起来,队员们再练推手时,他竟然成了难扳倒的对手。

  陈家沟的传统训练法,不仅重视拳理,更注重实战,往往用实战来检验拳架。陈照森大师教弟子们练习推手,都是抓单势练习,一个动作一练就是几天,直到弟子们完全掌握为止。练习云手动作时,一天练下来,陈志强的胳膊疼得晚上睡不着觉,有时候手疼得连筷子也拿不起来。就是在这种超强度的训练下,功夫上了身,他成为同龄中的佼佼者。

  十年面壁,苦练勤悟。陈志强在套路、器械、推手、内功等方面全面精进,功夫大增,并在太极拳界逐步崭露头角。1995年至1997年,他蝉联全国武术锦标赛太极拳推手冠军。1992年起,在历届温县、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以及法国世界创意节、香港国际武术节、第四届2008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等大型活动中应邀做名家表演。

  自古英雄出少年。怀揣嫡传功夫,陈志强在与世界摔跤赛重量级前六名得主切磋时,三招将其摔倒;与日本空手道代表团选手交手,招招制敌;与当时号称“铁掌王”的拳师竞技,一个挒劲加肩靠,将其轻松撂倒……就这样,驰骋赛场的陈志强开始声闻拳界。

  以拳会友传太极

  从青年时期,陈志强开始赴国内外多地授拳。其间,难免与武林中的各色人等交手,陈志强则始终坚持以拳会友,在友好切磋中彰显陈式太极拳的博大精深。

  刚去广东授拳时,江门市某太极拳协会负责人闻讯后专门到广州找陈志强。一见面,对方就说:“这些年见过的太极拳传人和大师很多,但很多人讲起拳理滔滔不绝,一搭手往往是草包一个,到现在还没见过一个真正的太极拳高手。”

  看着对方不屑一顾的表情,陈志强心里有股说不上的滋味。就在陈志强沉默不语时,对方提出切磋一下。陈志强不得不应招,两个人来到室外的一块空地上。刚一搭手,陈志强一个里合下踩,说时迟、那时快,对方还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就直接趴倒在地上。那人尴尬起身后,开始慎重起来。他再次摆好架势,向陈志强直扑过来,只见陈志强右手一带,一个肩靠,又将其迎面击倒。这一次,对方在地上趴了很久。起身后,对方拱手道:太极功夫真是太厉害了。后来,两个人因武结缘,成了要好的朋友。每当当地举行大型武术活动时,都会诚邀陈志强做嘉宾。

  在马来西亚教拳期间,当地一个武术造诣颇为深厚的拳师看了几次陈志强的表演后,觉得身材瘦小的陈志强不过只会几招套路而已,并没什么过人之处。于是,他仗着自己人高马大、内功深厚,提出要和陈志强竞技一番。此时翻译告诉陈志强,此人力大无比,在当地每战必胜,什么东西在他手里轻轻一折,立马就断,告诫陈志强要小心行事。

  陈志强微微一笑,向对方伸出一个手臂,轻松地说:“你可以先试着折一下我的手臂,放心大胆地用力,折断不让你包赔。”对方听到这里,不禁兴致大增,他轻蔑地伸开两手,紧紧握住陈志强的手臂两端,开始发力。可是,任凭怎么用力,陈志强手臂无半点儿弯曲,直到对方大汗淋漓,方且罢手。那人气喘吁吁地说:“没想到,练太极拳的人手臂却如同钢筋铁骨,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深厚的内功。”就这样,一场轻松的交流赢得众人的啧啧称赞。

  近年来,陈志强的传拳脚步先后踏至法国、加拿大、摩纳哥、泰国等十几个国家,从学者数万人。他还多次担任国际及全国太极拳大赛裁判、裁判长,兼任国内外几十家太极拳组织顾问、名誉会长等职。传拳之余,陈志强著书立作,通过各种出版物总结、传扬太极拳。人民体育出版社为其出版了《陈式太极拳实战与养生》等专著,人民体育音像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陈式太极拳、械、推手》等系列教学光碟14套。

  传拳脚步向远方

  身为陈式太极拳嫡宗传人,陈志强自感责任在肩,他要担负起传承、传播太极拳的重任,让更多的人共享太极、共享健康。

  1998年,陈志强踏足广州。当时的羊城,了解太极拳的人并不多,陈志强凭借着耐心、细心和对太极拳传播事业的执着,在公园举办培训班,到单位授拳讲课,使广州人开始慢慢喜欢上健身修心的太极拳。随后,他在广州市花都区建起陈志强太极拳推广中心。

  为了增强市民学拳的兴趣,陈志强结合多年的传拳实践,本着少而精

  的原则,在陈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基础上,精选并创编了《陈式太极拳28式养生功》。此套路不仅继承陈式太极拳的原有风格,而且更加方便初学者学练。俗话说:“宁教十招,不教一劲;宁教十劲,不教一理。”与武术界传统保守的传艺方法不同,陈志强在讲课时特别注重理和劲的阐述,对套路动作的实战技击应用讲得深入浅出,让学员获益匪浅。

  为了全身心地传授太极拳,陈志强决定与妻子一起移居花都,并以推广中心为总部,向周边辐射。总部定期举办骨干培训班,陆续培养出一大批德艺兼备的太极拳教练。他们代师传艺,使太极拳在当地迅速传播开来,形成枝繁叶茂的传播网络。同时,陈志强应邀前往当地和周边地区的多家单位传授太极拳,使得太极拳逐步融入企业文化,成为员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一大法宝。而今,仅在花都区师从陈志强学习太极拳者已逾万人。

  从黄河岸边走向珠江流域,从广州花都绵延广东全省,陈志强太极拳推广中心而今已在广东省的各地市建起分中心。随着陈志强在太极拳界声名鹊起,北京、福建、山西、河南、湖北、山东、江西等十几个省区的30多个城市,也都相继建起陈志强太极拳推广中心分中心,一批接一批太极拳爱好者投奔他的门下,成为陈式太极拳的受益者与传播者。陈志强,已然成为陈式太极拳传承的中坚力量。

  对外推广普及太极拳,对内营造太极之家。陈志强妻子武小敏,具有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拳师等资质。她积极协助陈志强开展太极拳推广工作,并担任广州市花都区武术协会副主席、花都区陈式太极拳协会会长兼总教练等职务。

  儿子陈钊,自幼习练太极拳,屡次在各大太极拳赛事中夺冠。他文武兼优,在高考中以裸分606分的优异成绩夺得温县文科状元、焦作市文科第八名。其女儿陈姝凌,在学校是三好学生、班干部,在赛场上是一枝耀眼的太极之花,先后夺得广东省传统武术锦标赛陈式太极拳金牌、广东省第十届武术精英赛陈式太极拳金牌。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为了把太极拳弘扬光大,陈志强的脚步正向着更远的地方走去。

  欢迎提供采访线索

  《怀川人物》栏目记者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0391)8797351

  手机:13938163209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