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到高中,学生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高中生将开始集体生活,面临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生和宿管者关系、父母关系等,恰当处理这些人际关系需要一个学习过程。
高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等学科具有理论性、抽象性、系统性、逻辑性和综合性,应用广泛,有大量计算和论证,还有实验操作,对思维能力要求大幅提高,学习难度突变,同时各科知识量急剧增加,学习密度加大,而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减少了。初中很多学生依赖教师,采用的题海战术到高中未必奏效。
目前,很多学校教学急功近利,高一就依据高考考试大纲,大幅提高文化课学业标准,忽视课本基础知识,大量补充综合题,力争达到高考要求。作业多数选自教辅资料,本(课本)末(教辅)倒置,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所学知识一知半解,拔苗助长,频繁考试,不及格率高,学生迅速两极分化,多数学生学习困难,有些同学失去自信心,严重者导致心理疾病和恶性事件。学生疲于应试,严重影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及格率低自认为是学生练题少,从而节假日补课,练习更多的难题,陷入题海不能自拔,导致教学的恶性循环。这些都会造成高一学生不适。
怎样协力克服高一不适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一应突出健康生活和学会学习。
健康生活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和自我管理。珍爱生命重点是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等。健全人格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自我管理重点是能正确认识和评估自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学校要全面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设《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观看《校园33类安全事故防范与处置》,将《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切实落到实处等。
学会学习,突出乐学善学和勤于反思。乐学善学重点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等。勤与反思重点是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各科教师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课本进行教学,遵循教师参考用书指导,研读学科发展史,重视基本知识教学,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通过课本研读培养核心素养。图形计算器是学生学习、探究和实验数学新工具,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应鼓励学生使用。
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实行寄宿制要有弹性。节假日不补课,严格作息时间,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强化教研工作,根据学情调查,恰当的确定学生作业量,科学地命题,保证达到课程标准要求,防止拔苗助长,导致迅速两极分化。家长协助学校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丰富的体育用品,和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
学生要主动学习,学会自学,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老师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要靠自己去解决。